名家访谈
院士冯小明:实验室工作了20年,做科研要有家国情怀
时间:2019-04-09 10:54  浏览:626
       冯小明院士几乎从不接受采访。

近日,冯小明走出实验室,借了间隔壁的办公室,跟记者聊了聊。让他愿意打开话匣子的,是四个字的主题:“科研精神”。

【这篇报道稍长,但绝对值得好好一读】

院士冯小明:实验室枯燥20年,做科研就要有家国情怀

去年9月的一天,正在四川大学第一理科楼开课题组会的冯小明接到一个北京号码的来电。

看了看,他没有接。号码接连响起,他终于按下了接听键。对面传来一个声音:您好,我是未来科学大奖评审委员会,您已被评审通过,成为获奖者……

对面的声音接着响起,问,高兴吗?冯小明回了两个字:“高兴”。

后来他才知道,听筒对面,上百名专家、媒体坐在台下听着这场连线,等着他的反应。两个字一出,台下人已经充满笑意。

没有预兆,没有风声,被称作中国“诺贝尔奖”的大奖,就这样落在了冯小明头上。这也意味着,他已是公认的、能够影响未来人类社会发展至少20年的人物。

院士冯小明:实验室枯燥20年,做科研就要有家国情怀

中科院院士冯小明在未来科学大奖颁奖会上

他自然是高兴的,但没有外界想象中的激动与亢奋。认识他的人都知道,这是位异常冷静的院士,不以物喜,不多言,不常笑。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冯小明,49岁那年,就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的履历很长,比如26岁就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副教授之一;比如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化学反应“Roskamp–Feng反应”,这也是首个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所做的工作被国际人名反应专著冠以中国人名的有机化学反应,该研究工作也纠正了国际上通用有机化学教材对该反应获得光学纯产物的片面描述;再比如国家自然科学奖乃至去年未来科学大奖的荣获……

只是,搜索冯小明的名字,荣誉多,报道少。他几乎从不接受采访。

川大的绿色化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摆满了化学实验用的各式仪器。3月28日,冯小明走出实验室,借了间隔壁的办公室,跟记者聊了聊。让他愿意打开话匣子的,是四个字的主题:“科研精神”。

“现在愿意做科研尤其是潜心基础研究的人,越来越少了”,脱掉实验里的白大褂,他穿着朴素的黑毛衣。可能现在的快节奏让人坐不下“冷板凳”,他说,“但是科研,得有家国情怀,得有责任心,不是吗?”

院士冯小明:实验室枯燥20年,做科研就要有家国情怀

如果时间再倒退个半世纪,冯小明或许只想当个工人,有份工作,也就是“能领工资的人”,像父辈一样,就很幸福了。“你想想,那时候多少人没工作啊。”

但读到中学,这不再是他的理想了。因为,“科学的春天来了”。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全国科学大会拉开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序幕,那篇徐迟发表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在全民范围内掀起一股热爱科学、投身科学的热潮。那时间诞生了陈景润、张广厚、杨乐等等名家,他们也成为了冯小明想要成为的人。

“那时候,也不是明确将来就一定要做科研,但就是想读书。”

1981年的高考,只有大约2%的录取率,但还是会让大批想读书的人为之去拼。“这就是我们那代人的时代烙印吧。”彼时,他走入的是兰州大学的校园。为啥要选化学?也没啥特别的,他说,因为中学时候化学考的最好。

时代影响的是一代人,他并未觉得自己的大学生涯有什么特殊的。三点一线,起早去图书馆占座,下课去图书馆占座,没太多其他的娱乐,“因为大家都要刻苦读书,读更多书,恨不得一周七天都在书海里面。”

为了读更多书,他考了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还在西南师范大学做了5年的大学教师。那时,26岁的冯小明被破格提拔为副教授,成为了国内最年轻的副教授之一。

“我们是从对科学的狂热之中走过来的一批人”,他说,这是时代烙印,迎来科学的春天后,“我们最直接的想法,就是希望有一天,我们的科研能跟海内外的科学家有一个平等对话的机会。”

院士冯小明:实验室枯燥20年,做科研就要有家国情怀

冯小明所从事的是不对称合成方法学及手性医药、农药和具有生理活性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这对多数非专业人士而言不太通俗,但其涉猎面甚广。

简单而言,他研究的是催化剂,新型手性催化剂。不论医药、农药,还是化妆品、食品添加剂等等,其合成过程中,都少不了催化剂。而冯小明团队的催化剂成果,则是当前业内不对称手性催化剂中“手性适用范围最广,反应条件最温和,得来最容易的”。换句话说,最经济、最环保、应用范围最广。

他举了个例子,好比紫杉醇——当前治疗乳腺癌、子宫癌等最具疗效的药,其每年有超过40亿美元的销售额,但是它的合成却非常困难,并且成本昂贵,一个疗程下来患者要花费上万元。

“如果将来能够通过我们的催化剂,减少反应步骤,降低合成成本的话,价格降低了,那不就大量人都用得起了?”

新型催化剂,这完全是对自然科学全新事物的探索。冯小明在这个课题中扎根了20年,泡在实验室中20年。

院士冯小明:实验室枯燥20年,做科研就要有家国情怀

冯小明与学生在实验室

“每天就是实验,大量的实验”,他说,他们合成了成百上千的化合物,若干年下来,发现现在这个是“最好的”。

实验室里,日复一日,其实旁人看不出什么趣味。

而且他的课题组真正诞生突破性的成果,其实是在2007年。而从课题组开始的1999年起,有七八年的时间里,或许就是所谓的“冷板凳”。

他说,做基础研究,其实起初就不知道未来会怎样。这是个全新的领域,不知道结果,不知道过程,甚至不知道该怎样着手。但“一旦成功了,这就是全新的成果,总比跟踪和重复别人的研究要好”。

会枯燥吗?他说当然不。基础研究,是在已知的自然界旁边,去建立一个新的自然界,“那种探索人类未知的欲望,会让你心甘情愿静下来挖掘,并且甘之如饴”。成功了固然有成功的喜悦,失败了也无妨,“那种探索的欲望始终会把你推着往前走”。

院士冯小明:实验室枯燥20年,做科研就要有家国情怀

从2007年有突破性成果诞生起,此后,冯小明课题组的成果就一发不可收。直至如今,成果被国际公认,已是不对称手性催化剂中最为经济、绿色、适用范围广的一种。

冯小明院士也因此收获了不少荣誉。但最意料之外的,还是去年的未来科学大奖。因为,“没有丝毫的预兆”。

被称为“中国诺贝尔奖”的未来科学大奖,其评审规则也同诺贝尔奖如出一辙。没有自荐、不用申报、没有接洽、不交材料……未来科学大奖的提名委员会会自行提名,范围包含了整个大中华地区,并由评审委员会根据候选人的公开成果进行反复多轮评审和淘汰。不过,成果一定是要诞生在国内,不能是从国外带回来的。

评审委员会由国内外著名科学家组成,其候选结果还会递交给全球范围内的院士专家,包括诺奖得主等评审反馈意见。多轮筛选之后,去年9月8日的上午,第三届未来科学大奖现场揭晓,冯小明同李家洋、袁隆平、张启发、马大为、周其林、林本坚7位科学家获奖。

院士冯小明:实验室枯燥20年,做科研就要有家国情怀

冯小明(中)在未来科学大奖颁奖会上

而在去年9月8日那一通电话连线之前,冯小明甚至不知道自己被提名。

“谢谢你们认可我的研究成果”,他在电话中对组委会表达感激。他知道这个奖的分量,之所以叫“未来科学大奖”,其认可的,是其成果能够在未来至少20年甚至更多年中,对人类社会进步产生影响的科学家。

冯小明后来出席颁奖会时,曾看过连线时的回放,这番“突然袭击”,有的获奖者真就没接电话,而自己在电话那头的茫然,还逗乐了不少现场的记者和专家。

事实上,这份认可之所以可贵,就在于承认了“过去”,认可了“未来”。

冯小明做的是基础科研,而科学家们很清楚,基础科研之所以曾被称是“坐冷板凳”,一来研究能否出成果并不可知,二来,一旦出了成果,其真正走向社会,应用于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那也可能是个格外漫长的过程。

“所以很多人不爱做基础研究”,他说,现在社会更格外需要“科研精神”。

院士冯小明:实验室枯燥20年,做科研就要有家国情怀

55岁的冯小明,仍在日复一日做实验。

他说,他现在只是发现了那个“好的催化剂”,但是他还需要知道它为什么好,最终建立和完善理论体系。以及,他还需要知道“它的极限在哪,有没有边界,是不是能够源源不断地实现更多种反应”。

事实上,他的课题组所发展的手性双氮氧化合物,既可做手性有机催化剂,又可做手性配体与金属生成配合物催化剂,已能高效高选择性地催化近50类反应。50类反应意味着,已能够产生数万个分子,有可能广泛用于包括抗癌等一系列药品及其他行业领域。

现在,冯小明课题组的催化剂已经作为产品被试剂公司销售和一些企业、药物研究机构合作应用。这些企业、研究机构将用其进一步研发,以应用到抗癌药、抗忧郁药物等生产。而未来,包括农药、化妆品、食品等等大量领域,都可能将其广泛应用。但是,这是个过程。

基础研究,只是发现了自然界的新规律。就像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后来上天入地的应用对人类影响如此深远,但也只能是它的“未来”。

许多人可能更容易理解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成果,那是实打实的粮食增产增收。事实上,冯小明的催化剂成果道理也是一样,经济、环保、反应条件温和的催化剂,当广泛应用于生产药物、食品、农药、化妆品等行业,不仅产品成本会降低,排放自然也会降低。

只是,那一天还要等待。“这没什么”,他说,基础研究就是这样的。

“那个能够真正影响人类、影响社会的结果,也有可能我是看不到的”,他语气中毫无波澜,“这个急不来,可能若干年后,别人想起,会说起这个研究最早来自哪个实验室。”而他更希望做好当下,去挖掘催化剂中更大的可能性。

院士冯小明:实验室枯燥20年,做科研就要有家国情怀

如今,冯小明一大半的时间,仍是泡在实验室里。当然,他还要上课、以及去一些科普讲座。3月29日,他就前往南开大学参加了一场讲座,不过次日就踏上了归程。

每个月,他至少出差两次,但基本都是机场、会场、再返回,几乎不逗留。他说,没有时间。其实,更多的时间,他要争分夺秒地花在实验室里。

在川大第一理科楼南三楼办公室走廊的墙上,张贴着冯小明教授对课题组的要求:智慧,勤奋,诚信,自信,抓住机遇,走向成功;坚定信念,敢于创新,实事求是,强化责任。他说,这是课题组文化和要求。

几乎每个到过他课题组的学生,后来都被打上了这样的课题组烙印。而这也正是他所理解的科研精神。

院士冯小明:实验室枯燥20年,做科研就要有家国情怀

冯小明与学生在实验室里

上世纪60年代出生,冯小明恰好经历了那个“大江大河奔涌的年代”,他的科研精神是创新,是责任,是家国情怀,同时也是实事求是。

“化学学科是实验科学,研究成果就是要拿来做产品的,来不得半点虚假,一个数据不实,结果就可能失之千里,所有数据都必须经得起检验。”

曾有冯小明的学生说,冯院士要求不论谁的成果,一定要其他老师同学重复验证,验证无误,才能作数。

他最近看了一篇文章,是对王贻芳院士的专访,《中国基础研究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实际上,这也是他常在思考的。

对他而言,他这一代从事科研的人,当年就希望通过自主创新能够与海外的科学家有平等的对话。如今,国内许多科研领域突飞猛进,但终究要更多人,尢其是年轻的一代,热爱科学,有纯粹的科研精神。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