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深层水热型地热能开发利用过程中监测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验收及运维的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及扩建的中深层水热型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50366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093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T 50785 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GB/T 778 封闭满管道中水流量的测量 饮用冷水水表和热水水表》、《SJ/T 11449 集中空调电子计费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规范》、《DZ/T 0133 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NB/T 10278 浅层地热能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等等。
动态自动监测系统
通过安装数据计量和采集装置,采用远程数据传输手段,实现数据在线、实时监测和动态分析功能的硬件和软件系统的统称。
监测系统组成
监测系统应能实现人工或自动采集监测数据和传输功能,监测数据应能够分析换热系统的能效和地热能开发利用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监测系统应包括监测传感器、数据采集装置和数据处理系统三个部分。
地热能开发利用监测系统应包括地质环境监测、换热系统运行状态监测、室内外环境监测、末端系统监测等。
地质环境监测内容包括热源及回灌井的动/静水位、水温、水质、水量等。
换热系统运行状态监测内容包括热源侧供/回水温度、流量、压力;用户侧供/回水温度、流量、压力;换热机组、水泵耗电量;换热机组、阀门、水泵等设备的运行状态。
室内外环境监测内容包括空气干球温度、湿球温度、相对湿度等。
末端系统监测主要通过人工或计量收费系统对用户空调的使用时间、用能情况进行监测;
监测项目按照表1进行设置。
系统运行状态监测
系统运行状态参数监测点的布置应具有代表性,监测数据和结果应能全面反映系统运行状态。
热源侧和用户侧供水及回水总管上均应设置温度、压力监测点,供水总管上设置流量监测点。
换热系统设置有中间换热器时,应在换热器的一、二次侧供水及回水总管上均设置温度、压力监测点,供水总管上设置流量监测点。
热源侧和用户侧供回水支管上应设置温度、压力监测点。
换热机组、水泵耗电量监测点应设置在动力配电柜(箱)处,热泵机组电耗与水泵电耗应分别监测,分开记录;不同类别水泵应单独安装电量表。
应对水过滤器及水处理设备的进出口压差进行监测,当压差超限时应报警。
应对换热机组、水泵、工况转换及联锁阀门的启停状态进行监测。
应监测并记录热源井淤塞、洗井、腐蚀破损与修复、输配水管网维修更换、热源井封井情况,以及深井泵及附属设施(线缆、井室、阀门、井管)运行及使用情况。
监测设备
监测设备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定期进行校准和标定。
监测设备精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a)温度监测仪器测量精度应达到0.1℃,测量误差不超过±0.1℃。
b)压力传感器测量精度应达到0.01MPa,测量误差不大于±0.01MPa。
c)流量监测仪器测量精度应达到0.1m3,测量误差不大于±1.5%。
d)电量传感器的输入功率精度应不低于3.0级。
e)水位传感器测量精度应达到0.01m,测量误差不大于±20mm。
传感器应具有防水、抗压及防腐蚀特性,宜选择数字式传感器。
监测软件应具备数据管理、查询、分析、报警和共享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