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地下水管理条例》要求,完善地下水污染防治标准体系,指导和规范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生态环境部制定了《地下水污染可渗透反应格栅技术指南(试行)》《地下水污染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指南(试行)》《污染地下水抽出-处理技术指南(试行)》《地下水污染同位素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
《地下水污染可渗透反应格栅技术指南(试行)》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指导和规范可渗透反应格栅技术在地下水污染修复和风险管控中的应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地下水管理条例》及相关法规标准,编制《地下水污染可渗透反应格栅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本《指南》参考HJ 25.1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 25.2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 25.3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4 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 25.5 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HJ 25.6 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等文件编制而成。
本《指南》适用于可渗透反应格栅技术筛选、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可作为技术方案制定、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状况监测、效果评估、后期环境监管和工程关闭的参考依据。本《指南》内容包括开展可渗透反应格栅工作的主要技术方法、技术流程、工作内容、技术要求等。
《地下水污染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指南(试行)》
为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增强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在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应用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地下水管理条例》及相关法规标准,编制《地下水污染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本指南参考:GB/T 14499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符号;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HJ 25.1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CJJ/T 7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标准;DZ/T 0069 地球物理勘查图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DZ/T 0070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程;DZ/T 0072 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范;DZ/T 0073 电阻率剖面法技术规程等文件编制而成。
本指南适用于固体废弃物填埋场渗滤液渗漏、污水处理池或车间生产废水等点源渗漏、油气管道和加油站油类渗漏、海水入侵等情况导致地下水污染的调查和修复效果监测,其他类型污染调查可参照使用。本指南适用于辅助获取地质体空间分布、地下构筑物或埋设物、潜水水位等相关信息。
《污染地下水抽出-处理技术指南(试行)》
为贯彻落实《地下水管理条例》《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推进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指导和规范污染地下水抽出-处理技术在地下水污染修复和风险管控中的应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编制《污染地下水抽出-处理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本指南参考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T 31962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DZ/T 0148 水文水井地质钻探规程;HJ 25.1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 25.2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 25.6 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HJ 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等文件编制而成。
本指南规定了针对受污染地下水开展抽出-处理工作的指导原则、工作流程、工作内容、技术要求等。本指南适用于采用单一抽出-处理技术或与其他技术组合联用开展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的工程。
《地下水污染同位素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
为贯彻落实《地下水管理条例》《“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推进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发挥同位素源解析技术在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估中的作用,加强同位素相关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根据相关法规,编制《地下水污染同位素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本指南参考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14157 水文地质术语;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HJ 25.1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 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493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 494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等文件编制而成。
本指南适用于利用地下水污染物中稳定同位素所做的地下水污染源解析工作,该污染物同位素应具备成熟的测试技术。本指南可供地表水污染同位素源解析参考。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