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国际标准在世界范围内统一使用。
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系统建设目标是: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促进卫星导航产业链形成,形成完善的国家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支撑、推广和保障体系,推动卫星导航在国民经济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应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用户段包括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
自动识别系统
是安装在船舶上的一自动追踪套系统,借由与邻近船舶、AIS岸台、以及卫星等设备交换电子资料,并且供船舶交通通管制(VTS)辨识及定位。当卫星侦测到AIS讯号,则会显示S-AIS。AIS资料可供应到海事雷达,以优先避免在海上交通发生碰撞事故。由AIS所发出的讯息包括独特的识别码、船名、位置、航向、船速,并显示在AIS的屏幕或电子海图上。AIS可协助当值船副以及海事主管单位追踪及监视船舶动向。AIS整合了标准的VHF传送器以及由GPS或LORAN-C接收器所提供的位置讯息,以及其他的电子航海设施,例如电罗经或是舵角指示器。船舶装有AIS收发机和询答机时,可以被AIS岸台所追踪。或者当远离海岸过远时,可借由特别安装的AIS接收器,经由相当数量的卫星以便从庞大数量的信号中辨识船位。
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
是指国际海事组织(IMO)提出并实施的用于海上遇险、安全和日常通信的海上无线电通信系统。由国际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低极轨道搜寻救助卫星系统和甚高频(VHF)、中/高频(MF/HF)地面频率通信系统等组成,具有遇险报警、搜救协调通信、救助现场通信、海上安全信息播发、寻位、日常通信以及驾驶台对驾驶台安全避让通信等功能。船舶一旦遇险,GMDSS能够立即向陆上搜救机构及附近航行船舶通报遇险信息,陆上有关搜救机构能够以最短时间延迟进行协同搜救活动。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将全球海域分为A1、A2、A3和A4海区,所有从事国际航行的客船、300总吨及其以上的货船,必须按照航行的海区配备符合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要求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是国际海事组织(IMO)利用现代化的通信技术改善海上遇险与安全通信,建立的海上搜救通信程序,并用来进一步完善现行常规海上通信的一套庞大的综合的全球性的通信搜救网络。该系统主要由卫星通信系统——INMARSAT(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和COS_PAS SARSAT(极地轨道卫星搜救系统)、地面无线电通信系统(即海岸电台)以及海上安全信息播发系统三大部分构成。
电子海图
“电子海图” 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一般把各种数字式海图及其应用系统统称为电子海图。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被认为是继雷达/ARPA之后在船舶导航方面又一项伟大的技术革命。从最初纸海图的简单电子复制品到过渡性的电子海图系统(ENS),ECDIS已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船舶导航系统和辅助决策系统,它不仅能连续给出船位,还能提供和综合与航海有关的各种信息,有效地防范各种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