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访谈
柴之芳呼吁:广开门路,为推动交叉学科发展培育人才
时间:2021-05-11 13:15  浏览:298
  当下,量子信息、脑科学、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等多学科领域快速发展,呈现出学科交叉、产业融合、多点突破的态势。从百余年来诺贝尔奖评选来看,相当数量的获奖研究体现交叉创新理念,交叉创新逐渐被视作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途径。
  
  “如何开展交叉研究?关键要改变旧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知识结构、队伍组成。”4月26日,由科技部人才中心和宁波市政府联合主办的全国首届科技领军人才交叉创新荟活动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柴之芳呼吁,应当广开门路,物色、培养能推动交叉学科发展的优秀年轻研究人员。柴之芳院士的观点,在现场得到积极回应。
 
  
  活动期间,与会专家以“交叉创新——共话材料产业发展前沿”为主题,开展圆桌论坛挖掘青年人才 机制改革需与时俱进。
  
  在柴之芳看来,相比已在某个领域钻研多年的学者,青年科研人才探索交叉研究的负担较轻,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容易碰撞出思想火花,在该领域释放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交叉科学学术成果在短期内很难得到合理的评价,在国际上仍是普遍现象,科研项目申请书学科交叉度越高,获得资助度越低。
  
  “通过分析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各类项目的资助情况,可以看出交叉类研究项目资助率低,交叉类人才项目资助率更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交叉科学部二处处长潘庆坦言,跨学科学术背景的青年学者成长周期长,在现有基金评审和管理文化中难以生存。
  
  “经过前期调研,我们在针对交叉研究出台专门立项,评审和资助机制、建立目标导向机制、构建具有交叉学科特点的人才和团队等方面已开展工作,以期高效甄别具有交叉学科研究特点且值得资助的项目。”潘庆说。
  
  此外,交叉创新的人才培养,要求其组织模式具有更强的灵活性,避免僵化。
  
  “人事档案哪儿接收?工资关系怎么样?比如在高校院所设立相关实验室,人事制度改革便是一大困难。”柴之芳表示,需要优化体制机制,适应交叉创新的发展趋势。
  
  以需求为牵引 产学研合作异曲同工
  
  “学校前沿交叉学院目前已建有12个交叉研究中心。如果把传统学科比作讲究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交叉学科相当于游牧文明,其延展性更为突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沿交叉研究院副院长邢孟道表示。
  
  邢孟道认为,以问题、需求导向,是交叉创新牵引点,与产学研合作异曲同工。
  
  “由此可见,在交叉创新过程中,商业模式的构建不可缺位。”上海昇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肖毅鹏如是说。
  
  肖毅鹏说,近年来,在参与投资的诸多新材料初创企业中,投资团队发现一个共性,每个项目基本上都由一个分工明晰的团队组成,包含工艺、配方、设备、自动化等多方面、多学科。“科研团队交叉创新的思维与投资逻辑十分契合。”
  
  对此,科技部科技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副主任程家瑜表示,当前国内面临的诸多科技难题,在政府创新政策的支持下,还需社会各界合力,推动形成交叉创新的技术链、人才链、资金链、产业链和政策链。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