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新一轮药品带量采购工作的部分规则发生了改变
时间:2019-12-11 14:17  浏览:324
    第三轮药品带量采购工作座谈会于12月6日在上海顺利召开,带量采购是医药行业的一项举足轻重的工作,在前两轮改革的基础上,新一轮的集采政策又进行了部分规则的适当调整。

药品带量采购
      
       首先,在中标原则上,依然采用最低价中标的原则,允许多家中标。中标企业的数量为n-1,即5家投标,4家中标;4家投标,3家中标,以此类推;最高中标数量为6家。另外,在报价上采用了淘汰制,一旦企业的报价超过最低价的1.8倍,将直接淘汰。

       参与集采的区域为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的公立医院(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市场容量上,仅一家企业中标给予全部市场50%的份额,中标两家给予60%的市场份额,中标三家给予70%的份额,中标4家以上则给予80%。

药品
      
       对比此前,在第一批国家集中采购中,每个品种的中标企业只有一家。第二轮的规则是,中选企业的数量不超过3家(含3家),根据中标企业的数量,约定采购量为首年约定采购量计算基数的50%-70%。

       由此来看,新一轮的带量采购同一个品种允许更多的竞争者入局,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企业的竞争激烈程度。

       采购的药品品种从前两轮的25个增加到了35个。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纳入新一轮集采的品种中不少属于“两病”(高血压、糖尿病)用药。

       这意味着,国家集采的范围开始逐步覆盖到慢病领域。这一变化也在业界的预期之内。因为目前全国各地正在陆续出台 “两病”门诊用药统筹政策,将“两病”的门诊报销费用提高至50%以上。业内人士向澎湃新闻记者指出,随着门诊报销比例的提高,亟需将“两病”药物的价格降下来,因此更多的糖尿病与高血压药物进入国家集采是重要的一步。

      
       在新纳入的药品中,口服糖尿病药阿卡波糖、二甲双胍等受到了市场的关注。其中,二甲双胍预计将成为竞争最激烈的品种之一,一方面是因为口服糖尿病药品的市场需求非常大,另一方面该品种的生产企业多达12家。

       事实上,河北省、江西省以及武汉市等多个省市已经率先对“两病”药物进行了集采。

       以河北省为例,今年11月20日河北省药采中心发布通知,将开展该省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药品集中采购,采购品种为卡托普利口服常释剂型等15个品种,其中高血压9个品种、糖尿病6个品种,并邀请符合要求的企业前来申报。这些品种除了卡托普利在首轮4+7集采流标以外,此前都未参与过国家集采。

       药品加成、耗材昂贵,曾被认为是“看病贵”原因之一,多年来饱受诟病,新一轮深化医改把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作为重点“下刀”。武汉经过10年医改,创新采购模式,平稳推进改革,药品、耗材大幅降价,“看病贵”得到缓解。

       药品零加成遏制费用增势

       医药分开是医改中的“硬骨头”。多年来,“以药养医”一直被认为是医疗行业的一大顽疾。

       2015年,武汉成为国家第三批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取消药品加成拉开了公立医院改革的序幕。

       以武汉地区55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近三年的医疗、物价服务数据为基础,武汉开启价格调整测算,经过专家论证,征求了省物价局、省卫生健康委,武汉市人大、市政协、两代表一委员、患者等多方意见后,评估社会风险,多次完善调整方案。

       2016年2月,该市先行试点了18家市(区)属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2016年底,根据18家试点情况,改革范围扩大至全市36家二级以上市(区)属公立医院。次年,一级公立医院被纳入改革范围。

       到2017年5月31日,武汉地区139家公立医院全部取消了药品加成,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含量、医疗水平、医疗风险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提高,大型设备检查和化验收费价格均降低。

       改革之下,不合理医药费用增长态势得到遏制。2018年1月至9月,武汉市、区属医院门急诊患者次均医药费用几乎未增,住院患者人均医药费用同比增幅均低于近三年平均增幅。2017年低保户医疗保健类支出从1063元下降至965元,降幅为9.2%,满意度为87%。

       “团购”药品“挤水分”

       12月初,慢性乙肝病人李军(化名)像往常一样口服一粒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这种进口药物,过去每粒需27元,如今只要24元。按照用量,李军每年减少此项开支千余元。

       李军药费负担减轻,得益于武汉市药品带量议价采购。近年来,武汉成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联盟,强制性要求市区级医院加入。同时,协商省部属医院,邀请其加入该联盟。

       最终,该联盟纳入成员共272家,涵盖同济、协和、省肿瘤、武汉市中心医院、武汉市五医院等各级公立医院,还有企业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校医院。采购联盟从各医院选派出管理、药学、临床专家,组成专家组负责制定药品议价方案、目录。

       272家医院抱团采购,增加药品市场议价筹码。80种进口药、抗癌品降价,31个品规进口药品平均降幅5.01%,34个治疗性品种和两个重点监控品种平均降幅11.79%,最高降幅71.94%。按照武汉市2018年药品用量计算,当年至少为患者节约开支10亿元。

       医用耗材阳光采购

       降低虚高费用,减轻百姓医疗开支,贯穿武汉医改始终。

       心脏支架、人工关节……这些常见的医用耗材被患者吐槽“不透明”。2017年,武汉出台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挂网交易管理办法,明确医疗机构、生产经营企业等采购各方的行为准则及违规处罚措施,规范采购过程中的交易行为,并收集武汉地区公立医疗机构53家上报的耗材产品3万多条、产品配送关系4万多条,涉及生产企业2000多家、配送企业1600多家,体现出广泛的代表性,为招标和交易打好了基础。

       骨科所用耗材多,武汉市选取武汉市四医院为试点,对六个品类骨科耗材,通过公开招标遴选采购品种,在原中标价基础上,平均降幅11%,惠及78个病种,节约医疗费用1650万元。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