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主要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或具有行业优势的企业进行建设与管理,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主要任务是围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和重大工程建设,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重大关键技术、产业共性技术的创新性研究,探索人才培育、技术产业化的创新模式,解决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行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提高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创新能力,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支撑工业转型升级,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入选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后,工信部还将对实验室进行年度考核,确定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并向社会公布;评估不合格的重点实验室撤销其重点实验室资格。对运行良好的重点实验室,将优先推荐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9年共有30个实验室拟获认定,五年累计达134个
这也是继2015年首批25个、2016年28个、2017年24个和2018年27个获得认定后,2019年度工信部再次认定重点实验室,累计数量达到134个。
2019年认定的30个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中,工信部直属的七所高校各有3个获得认定。入选实验室的研究领域也主要集中于各高校的重点优势学科领域。
附:2019年重点实验室拟认定名单
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拟认定名单
序号 | 实验室名称 | 实验室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1 | 卫星导航与移动通信融合技术实验室 | 施闯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 | 空天信自旋电子技术实验室 | 赵巍胜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3 | 大数据精准医疗实验室 | 田捷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4 | 低维量子结构与器件实验室 | 王业亮 | 北京理工大学 |
5 | 语言工程与认知计算实验室 | 刘芳 | 北京理工大学 |
6 | 智能科技风险法律防控实验室 | 齐延平 | 北京理工大学 |
7 | 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实验室 | 吴立刚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8 | 物联网智能技术实验室 | 刘劼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9 | 航天等离子体推进实验室 | 于达仁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10 | 核安全与先进核能技术实验室 | 夏虹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1 | 船舶智能系统与技术实验室 | 夏桂华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2 | 海洋科学与工程数学技术实验室 | 沈继红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3 | 航空发动机高性能制造实验室 | 姚倡锋 | 西北工业大学 |
14 | 特种功能与智能高分子材料实验室 | 张秋禹 | 西北工业大学 |
15 | 工业工程与智能制造实验室 | 孙树栋 | 西北工业大学 |
16 | 空间核技术应用与辐射防护实验室 | 汤晓斌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17 | 航空飞行器热管理与能量利用实验室 | 宣益民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18 | 空间光电探测与感知实验室 | 闫钧华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19 | 微纳含能器件实验室 | 沈瑞琪 | 南京理工大学 |
20 | 特种装备可靠性设计与控制实验室 | 钱林方 | 南京理工大学 |
21 | 交通信息融合与系统控制实验室 | 薄煜明 | 南京理工大学 |
22 | 车联网技术创新与测试评价实验室 | 敖立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23 | 软件融合应用与测试验证实验室 | 尹丽波 |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
24 | 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与应用实验室 | 孙文龙 |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
25 | 工业装备质量大数据实验室 | 王勇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
26 | 人工智能场景化应用与智能系统测评实验室 | 安晖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
27 | 网络安全技术与产业发展实验室 | 付京波 |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 |
28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技术与测评实验室 | 韩正平 | 工业和信息化部威海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 |
29 | 医学人工智能研究与验证实验室 | 魏文斌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清华大学 |
30 | 视听认知健康与智能影像分析评价实验室 | 范科峰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