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一年一度的央视的“3.15晚会”如约同大家见面了,今年的晚会,央视曝光了商家滥用人脸识别系统、个人简历泄露、老年人手机里的安全陷阱、搜索之“病”、又见瘦肉精、「瘦身」钢筋、名表维修猫腻多、福特汽车变速箱生锈、英菲尼迪变速箱故障频发等问题。
其中,我们又见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瘦肉精。作为最常见的食品非法添加剂之一,科学仪器和检验检测行业对它可一点儿也不陌生。"瘦肉精"是一类药物的总称,属于β-受体激动剂,主要有盐酸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硫酸沙丁胺醇、硫酸特布他林、西巴特罗、盐酸多巴胺等。
作为“3.15”的老常客,瘦肉精在2011年和2017年,曾两次登上3.15晚会的舞台,特别是2011年,3.15曝光双汇使用瘦肉精猪肉,这次事件由双汇开始,最终席卷全国,还引发了在一场国家层面上对瘦肉精的大清缴。但10年过去,瘦肉精还是屡禁不止,而本次央视再次曝光,在河北养羊大县青县,当地养殖户在养殖肉羊的过程中,违规添加“瘦肉精”的情况。
在记者的镜头中,我们看到为了逃避检查,养殖户不仅不在市场内交易,同时还会用上“绿色羊”瞒天过海。但在记者对养殖场中饲料以及屠宰场中羊肉进行瘦肉精快速筛查时,还是得到了瘦肉精呈阳性的结果。
那记者到底是如何确认养殖户使用“瘦肉精”的呢?在我国“瘦肉精”检测方法具体有哪些?
目前我们可用于“瘦肉精”的检测方法很多,国家也有相关的国家与行业标准。据统计,有关“瘦肉精”检测的国家和农业行业标准众多,检测的主要对象包括饲料、动物尿液、动物组织、动物源性食品等。总的来讲,可以归纳为两大类。
一是快速筛查技术。快速筛查通常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和酶联免疫技术,产品包括快速检测卡和试剂盒,可用于“瘦肉精”定性或半定量检测。其特点是成本较低,使用便捷,但这种方法只能用于快速检测,无法准确定量,而且其检测结果中有假阳性,必须通过仪器确证后才能作为执法依据。
在3.15晚会的视频中,我们看到为了调查取证,记者使用的是采用胶体金法进行的盐酸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的快速检测卡。而如果要用来确证分析,则需要进一步用到质谱等大型分析仪器进行检测。
二是确证分析技术。目前,我国主要采用质谱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的β-受体激动剂。部分相关的国家标准如下表:
从现行的标准可以看出,确证分析方法主要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及气相色谱-质谱串联法。
通过更加精确的仪器分析设备进行检测,可以获得更加精准的定性定量结果,获得检测结果也可以作为依据,对相应违法行为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