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样阶段又称正样研制阶段。在完成初样研制阶段的基础上,研制提供正式样机,全面检验航天器性能的阶段。正样阶段的生产任务是编制正样工艺方案,完成工艺设计,对工装模具进行修改和生产,完成元器件、原材料的备料,分系统产品的生产,地面电气和机械设备的修改、生产,正检星(飞船)总装和发射星(飞船)总装。
正样阶段的试验任务是拟定地面试验方案,编制试验大纲和进行正样试验。试验种类有设备级的交收试验、分析统级的联试、整星(飞船)的电性能测试、质量特性测试、地面环境试验、发射场发射实施准备和飞行试验。
近期,合肥研究院安光所承研的紫外高光谱大气成分探测仪(EMI-II)、大气环境监测卫星高精度偏振扫描仪(POSP)通过交付验收评审。
环境光学中心承研的紫外高光谱大气成分探测仪,用于获取紫外到可见波段的高光谱遥感产品,实现对全球大气痕量成分分布和变化的定量监测,其空间分辨率指标达到24公里。主要面向国家污染减排、环境质量监管、大气成分与气候变化监测,开展污染气体、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大气成分、气候变化等高光谱遥感监测应用示范。
光学遥感中心承研的高精度偏振扫描仪(POSP),通过穿轨扫描获取高精度大气气溶胶参数,反演获取气溶胶的微物理特性参数,最终提供大范围的气溶胶常规监测数据,为细颗粒物反演提供基础数据输入,为空气质量监测与大尺度长期气候变化提供数据支撑。
大气成分指组成大气的各种气体和微粒。包括干洁空气,水蒸气,尘埃。地球上的大气,有氮、氧、氩等常定的气体成分,有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等含量大体上比较固定的气体成分,也有水汽、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臭氧等变化很大的气体成分。其中还常悬浮有尘埃、烟粒、盐粒、水滴、冰晶、花粉、孢子、细菌等固体和液体的气溶胶粒子。
大气探测器通常用来探测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大气中水汽、氧气以及二氧化碳,甲烷,氧化氮等气体成分的含量和垂直分布。大气探测器使用的波段很广泛,从紫外、可见光、红外直到微波,通过的光谱范围主要选在大气的吸收带内。
高光谱成像技术,所谓高光谱图像就是在光谱维度上进行了细致的分割,不仅仅是传统所谓的黑、白或者R、G、B的区别,而是在光谱维度上也有N个通道,例如:我们可以把400nm-1000nm分为300个通道。因此,通过高光谱设备获取到的是一个数据立方,不仅有图像的信息,并且在光谱维度上进行展开,结果不仅可以获得图像上每个点的光谱数据,还可以获得任一个谱段的影像信息。
高光谱成像技术是基于非常多窄波段的影像数据技术,它将成像技术与光谱技术相结合,探测目标的二维几何空间及一维光谱信息,获取高光谱分辨率的连续、窄波段的图像数据。目前高光谱成像技术发展迅速,常见的包括光栅分光、声光可调谐滤波分光、棱镜分光、芯片镀膜等。
高光谱成像系统主要由面阵相机、分光设备、光源、传输机构及计算机软硬件等五部分构成。光源是高光谱成像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为整个成像系统提供照明;分光设备是高光谱成像系统的核心元件之一,分光设备通过光学元件把宽波长的混合光分散为不同频率的单波长光,并把分散光投射到面阵相机上; 相机是高光谱成像系统的另一个核心元件。
光源产生的光与被检测对象作用后成为物理或化学信息的载体,然后通过分光元件投射到面阵相机;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用来控制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数据,针对特定的应用进行图像和光谱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同时还可以为高光谱图像提供存储空间。
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是国际首颗主被动结合、多手段综合高精度大气环境遥感卫星。卫星在国际上首次采用双体制激光,具有二氧化碳和高光谱探测能力,探测手段填补多项国内外空白,可实现多种大气环境、水环境和生态环境要素的大范围、连续、动态、全天时综合监测。
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发射后可与高分五号卫星、高光谱观测卫星组网,满足我国环境综合监测、气候变化研究、农作物估产及灾害监测等对高精度定量化大气环境遥感数据的迫切需求,同时也可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信息服务保障。
高光谱遥感是用很窄而连续的光谱通道对地物持续遥感成像的技术。在可见光到短波红外波段其光谱分辨率高达纳米(nm)数量级,通常具有波段多的特点,光谱通道数多达数十甚至数百个以上,而且各光谱通道间往往是连续的,因此高光谱遥感又通常被称为成像光谱遥感。
高光谱分辨率遥感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范围内,获取许多非常窄的光谱连续的影像数据的技术。其成像光谱仪可以收集到上百个非常窄的光谱波段信息。高光谱遥感是当前遥感技术的前沿领域,它利用很多很窄的电磁波波段从感兴趣的物体获得有关数据,它包含了丰富的空间、辐射和光谱三重信息。高光谱遥感的出现是遥感界的一场革命,它使本来在宽波段遥感中不可探测的物质,在高光谱遥感中能被探测。
新闻来源: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