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分析
新一轮工业革命探索之路开启,中国工业迅速崛起
时间:2020-05-07 09:56  浏览:439
  全球产业高度集中,各国掀起新一轮工业化进程

       工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生产过程高度自动化,目前全球具备现代化工业的国家大约20个,主要集中于北温带,其中以美国、德国、日本、中国为代表的4个国家约占世界比重的60%,前三者为发达国家,工业化程度高,掌握着全球主要的尖端技术;后者体量大,2019年市场规模超30万亿元,占世界比重超过30%,自2010年起连续多年高居全球第一。

       为取得市场及技术先机,主要工业化国家掀起了新一轮工业革命探索之路,以德国、美国、日本、中国、英国等主要工业国家纷纷发布各自的工业战略。其中德国率先提出“工业4.0”战略,接着美国提出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中国发布“智能制造2025”、日本推出“科技工业联盟”、英国制定“工业2050战略”等,争先推进下一代先进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部署。

       主要工业国家中,德国、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都是传统工业强国,早已完成了第三代“数字化”工业部署,而中国目前尚处于第二代“机械化”的完善进程中,需要依赖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实现对欧美工业强国的追赶。

       多条千亿级产业链初长成,  加速打造中国中部万亿级工控产业新标杆

       中国引领全球万亿级市场增长,国产替代呼声日渐高涨


       2019年全球工业自动化设备市场规模约为2150亿美元,同比增长3.4%,其中自动化设备类约占4成市场份额,电力传输设备、马达和马达控制各占3成市场份额。从具体国家看,美国、日本、德国等工业强国均出现了轻微的负增长情况。

       中国方面,2019年工控市场规模约为2000亿元,同比增速约为10%。截至目前,我国本土工业自动化企业的市场份额仍不足40%,尤其在高端领域,几乎依赖西门子、施耐德、三菱、松下、欧姆龙、安川电机、ABB等工业自动化巨头。

       目前我国在变频器、伺服系统、PLC、HMI、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等领域仍与行业领导者有很大的差距。面对智能制造转型升级需求,我国一方面不断引进国际先进工控企业进驻中国大陆,另一方面鼓励本土企业持续创新发展,以缩短技术差距,加速国产替代到来,在此背景下,汇川技术、沈阳新松、埃斯顿、信捷电气、英威腾等本土企业不断引领国产替代进程。

       江苏领航中国工控市场,南京持续强化产业先锋

       2000年后,本土工控企业发展迅速,其中以江苏表现最为明显,无论是工业自动化市场占有率还是行业产值,在我国都占据着领导地位,产业涉及电器元件、机械零部件、化工、电力、机器人、电动车、轨道交通等领域。

       目前,整个江苏省拥有工业自动化设备行业企业超过3000家,很好推动了当地第二产业的发展,2019年工业增加值达44270.5亿元。与广东等省市的产业高度集中不同,江苏的工业自动化产业分布相对均匀,南京作为江苏省会,也聚集了约300家工业自动化设备行业企业,约为全省企业数量的十分之一;2019年南京第二产业增加值约为4215亿元,占全省9.5%。

       区域方面,江宁区、江北新区、栖霞区是南京工业自动化的三把引擎,三者工业增加值之和超过全市的60%。以江宁新区为例,现有100多家智能制造相关企业,其中省示范智能车间15家、南京市智能工厂14家,医疗器械公司企业数量近5年更是翻两番。

       同时,江宁开发区集聚了若干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汽车产业、智能电网、智能制造已完成千亿级产业链布局,汇聚了长安福特马自达发动机、菲尼克斯电气、西门子数控、科远、音飞储存、新松机器人、南瑞继保、迈瑞医疗、埃斯顿、国电南自等大批标杆企业。

       目前南京已经逐步构筑起“4+4+1”产业体系,其中第一个“4”即为新型电子信息、绿色智能汽车、高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与节能环保新材料4大先进制造业,2020年的目标是这4大产业产值规模达到1.5万亿元。“1”则是面向未来的颠覆性技术及其新产品、新业态,重点布局人工智能、未来网络、增材制造,以及前沿新材料、生命健康等交叉应用领域

       新技术、新应用带来新契机,发展机器人已成趋势

       近十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成长迅速,已成为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的升级利器,2019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86943.4台,同比增长26.6%,接近全球总产量的50%,同时工业机器人密度提升至133.5台/万人,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的投入使用,也给我国的工业自动化产业注入了新力量。南京江宁新区正着力培养工业机器人、智能仓储物流等细分领域,计划培育一批单打冠军和隐形冠军。

       2018年,南京全市工业机器人产量为3648套,同比增长108.9%,与苏州、常州并肩撑起江苏3大机器人产业基地。

       目前南京涉及机器人研发、生产的企业和院校有70多家,拥有埃斯顿自动化、熊猫装备和中船重工鹏力等一批重点企业,其中南京麒麟机器人产业园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三;预计到2020年年底,南京工业机器人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65亿元。

       政策叠出加速产业自动化、智能化发展,万亿级产业链并轨成型

       作为制造大国,既存在大而不强、工业附加值低等问题,又面临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研发投入不足等窘境,为此,国家先后推出了多项推动我国工业自动化产业升级政策,以《中国制造2025》为起点,开启了我国大规模的工业转型升级之路。

       南京按照“产业集聚、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原则,逐渐形成了重点打造国家智能制造的江北新区、主打人工智能的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极力发展工业机器人的江宁区、全力推进工业软件的雨花台区的产业布局,形成“一极三区多点”发展格局。

       各千亿级产业链快速聚集成型,加速打造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万亿级高端产业聚集地。

  
推动南京工控产业转型发展部分政策(整理:OFweek维科网)
日期: 2020-05-07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