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新闻
造车新势力队伍正迎来新一轮大规模的增员与洗牌!
时间:2022-04-07 11:13  浏览:297
  造车新势力队伍正迎来新一轮大规模的增员与洗牌。
  
  比亚迪告别“燃油时代”
  
  4月3日,比亚迪汽车宣布,根据其战略发展需要,自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未来,比亚迪在汽车版块将专注于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业务。这标志着,比亚迪成为全球首个正式宣布停产燃油汽车的车企。
 
QQ截图20220407111348  

       同时,比亚迪将继续为现有燃油汽车客户持续提供完善的服务和售后保障,以及全生命周期的零配件供应,确保无忧畅行。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在此前发布的2021年财报中显示,比亚迪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161.42亿元,同比增长38.02%。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和全球供应链紧张的背景下,中国汽车工业逆势实现正增长,而新能源汽车成为其中一抹亮色。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结束了连续3年的下降趋势。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
  
  乘联会在分析报告中也指出,2021年零售同比净增量86万辆中,传统燃油车减少102万辆的同比下降6%,而新能源车增量188万辆的同比增长169%,新能源车对全年乘用车同比增速贡献了9个百分点。今年2月份,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38%,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更是高达29.4%。
  
  业界人士表示,2021年在汽车行业面对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等不利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全年汽车产销呈现稳中有增的发展态势,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成为最大亮点,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新发展阶段。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2021年,《关于修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的决定》《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等一系列有关新能源汽车的文件密集出台,有力推动行业发展。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品牌,正是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引领汽车行业变革。
  
  电动化浪潮已势不可挡
  
  “电动化已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除了比亚迪,很多车企也曾宣布其停产燃油车的时间节点,只是时间早晚而已。”张翔告诉记者。
  
  多数国内车企把这个时间点设在了2025年,例如长安汽车计划在2025年全面停售传统燃油车;北汽集团将在2025年前停止自主品牌传统燃油乘用车在中国的生产和销售。而海外车企的时间表更为靠后,本田曾宣布将在2030年停止向国内投放燃油车;大众汽车将会在2035年在欧盟市场停售燃油车,其它市场根据实际情况待定;奥迪将于2025年推出最后一款全新纯内燃机新车,2033年停售燃油车。
  
  在最近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增长加速,中国燃油车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2021年传统燃油车市场现存85个品牌,其中34个品牌月销量在千台以下。预计未来3-5年将有80%的中国燃油车品牌关停并转。
 
QQ截图20220407111402  

2020年,工信部曾指导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根据规划,到2035年,汽车产业要实现电动化转型,传统能源动力乘用车全部为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成为主流,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各占50%。
  
  2020年,海南省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到2030年不再销售燃油汽车。
  
  另外在国际层面,2021年欧盟委员会曾提出一项立法建议,拟从2035年开始在欧盟市场内禁售使用汽油或柴油内燃机的传统能源汽车。日本政府也曾表示,在2035年后所有销售的新车都要是电动化车辆。
  
  “在碳中和碳达峰等政策的引导下,燃油车淘汰与电动化转型已势不可挡。”张翔表示。
  
  埃安加入竞争 “埃小蔚”新势力组合初现
  
  在造车新势力中,最熟悉的称谓应该是“蔚小理”了。然而,从数据上来看,这个组合因为埃安的加入将被改变。
  
  从3月份的产销量与2021年的全年数据来看,在国内新能源整车领域,埃安的排名均为第一。在2021年,埃安产交付量约为12.3万辆,小鹏汽车交付量约9.8万辆,蔚来交付量约9.1万辆,理想交付量约9万辆。
  
  3月31日,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在业绩发布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明确提出“埃小蔚”的组合称呼。
  
  他表示,埃安的混改目标要把现在造车新势力变为‘埃小蔚’,要让埃安全面建立资本驱动型的市场竞争机制,从单一股东变成公众公司,从传统制造企业变成科技型企业。埃安具备的优势是传统造车技术,这也是很多新势力所不具备的。
  
  “在纯电汽车的组合中,主要有埃安、小鹏、蔚来,理想汽车则是油电混合;在销量上,埃安的销售数量也是排在了纯电组合的第一,这也许就是埃安把混改目标定义为‘埃小蔚’的逻辑。”秦若涵认为。
  
  目前广汽埃安已完成增资扩股,此次投资方包含员工持股平台以及产投爱安基金、中国诚通、南方电网等3家战略投资者,埃安估值已达390亿元。截至4月1日,广汽集团A股市值约1200亿元;截至4月4日,在港股市场,蔚来市值为3097亿港元,小鹏市值是2103亿港元,理想市值是2336亿港元。
  
  张翔认为,“目前资本市场都非常青睐新能源汽车科技公司,所以才出现造车新势力品牌销量不及传统车企的1/10,但股票市值却远超传统车企,特斯拉,‘蔚小理’就是很好的案例。埃安单独分拆上市,为的就是提高公司估值。”
  
  此前有多家机构预测,给予广汽埃安约16倍市盈率,整体估值约为2000亿元。
  
  各大车企品牌都在发力电动汽车
  
  值得注意的是,除自主品牌发力新能源汽车,国外品牌也在布局这一赛道。
  
  2022年,无论是德系、美系车还是日系、韩系车,电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及可持续发展仍然是其业务增长主要驱动力和发展主旋律。
  
  2021年7月,奔驰宣布升级全球电动化战略,从“电动为先”向“全面电动”加速转型,目标是在2022年为所有细分市场提供纯电动车型,所有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运营的乘用车和电池工厂均将实现碳中和。2022年至2030年,奔驰在纯电动车型方面的投资将超过400亿欧元。
  
  车型方面,奔驰A级新车预计将于2022年上半年正式发布,或将搭载奔驰与吉利合作开发的全新发动机。奔驰全新E级车将于年底亮相,并将于2023年年初在海外发售。
  
  梅赛德斯-奔驰计划在2022年至2026年期间投资600亿欧元,重点关注电气化、数字化和自动驾驶。梅赛德斯-奔驰的L3级自动驾驶系统已通过德国联邦机动车运输管理局(KBA)的技术条例审批,成为全球首个获得联合国法规UN-R157认证的汽车企业。据预计,首批配备智能领航系统的梅赛德斯-奔驰S级轿车将于2022年上半年交付,梅赛德斯-奔驰GLE将于10月份首发。
  
  据报道,宝马将在2022年增加6000个新岗位,以满足市场对电动汽车不断增长的需求。另外,宝马还计划最早在2022年将L3级自动驾驶功能作为客户的选装配置。
 
QQ截图20220407111423  

另一德系车大众集团未来几年将基于全新的电动汽车MEB模块化平台,生产多达1000万辆电动汽车。作为大众电动汽车400亿美元投资计划的一部分,预计到2022年其将拥有16家电动汽车组装工厂,其中许多家工厂分布于欧洲。德国茨维考工厂目前已启动改造计划,将成为大众首家专门组装电动汽车的工厂,首款ID.品牌电动汽车就在此生产。
  
  美系车中,通用虽然在2021年痛失美国市场新车销量第一的宝座,但其追赶特斯拉的目标没有改变。通用汽车在过去几年里花费数十亿美元推进其汽车和卡车的电气化进程。2022年,通用汽车预计将发布6款车型,并均会搭载超级巡航功能。在汽车售后市场方面,通用汽车2022年将推出Electric Connect和Cruise eCrate套件,帮助客户将其车辆的传统内燃机替换为电动推进系统。
  
  2021年12月,另一家美系车企福特汽车的一位高管预计,福特在两年内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动汽车制造商,电动车年产能将接近60万辆。福特的乐观情绪源于消费者对其下一代新款电动皮卡F-150闪电的需求,目前该款车的零售预订量已接近20万辆,并将于2022年春天上市。福特还计划到2022年将电动汽车领域的投资增加到110亿美元,是其2020年45亿美元的两倍多。2022年,福特纯电动版本货车全顺也将登陆美国和加拿大市场。
  
  日系车中,丰田早在2021年上半年就制定了到2022年1040万辆产能的目标。其中,海外市场710万辆,日本国内市场330万辆。为了实现扩大生产的目标,丰田除了增加广汽的产能,还在美国启动了新工厂进行生产。另外,丰田还在印第安纳普林斯顿工厂投资8.03亿美元增加1400个工作岗位,用于丰田和两款全新电动雷克萨斯SUV车型的生产。
  
  韩系车同样将电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作为增长驱动力,努力寻找全球化立足的关键要素。
  
  2022年,起亚汽车计划推出19款电动车型,其中包括6款纯电动汽车、6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6款混合动力汽车和1款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现代·起亚预计,2022年将在全球范围内销售747万辆汽车。
  
  低碳环保方面,2022年起亚将建立一级供应商碳排放量精准监测体系,根据积累的数据选择重点管理目标。从2022年起,起亚将推进与多家国内外能源公司的合作,实施一个可重复使用电动汽车电池的二次电池储能系统示范项目。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人民网,齐鲁壹点,证券日报
日期: 2022-04-07
标签: 比亚迪 汽车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