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视点
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到来,地震观测仪器领域有哪些新成果?
时间:2021-05-12 11:03  浏览:487
  今天(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8日至14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近日,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印发通知,明确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2008年5月12日,一场有着巨大破坏力的地震在四川汶川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推动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水平,经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地震灾害比较多发的国家。如果地震灾害发生在人口稀少的地方,那么往往造成的损失就比较少,但是如果发生在人口稠密的地区,就算是经济发达,防震减灾能力强的地区,也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与登陆火星相比,地震监测和预警(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通知可能受地震波影响的人群)是当今科技发展造福社会更为直观的成果之一。近些年来,我国在地震监测和预警领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并取得了众多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获得数项重大突破。
  
  如由国内著名气体传感专家、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博导王维熙带领的科研团队,研制出了“高灵敏度氢气地震预测仪”,测氢灵敏度达千亿分之一;北京大学深圳地震监测预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新安教授团队研制出一种新型AETA多分量地震监测系统,可以捕捉“地声”和“电磁扰动”等地震前兆信息,进而预测地震;我国首颗观测与地震活动相关电磁信息的卫星“张衡一号”成功发射,搭载高精度磁强计、感应式磁力仪、电场探测仪、高能粒子探测仪等科学探测仪器,构建我国天空地一体化地震立体监测体系等。
  
  除了对地震进行监测预警,利用科学专业的仪器设备对震后被困人员进行及时救助也非常重要的。生命探测仪、二氧化碳检测仪、蛇眼探测仪、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等专业救援设备近年来也被广泛应用在地震等灾害中,用来搜救被困人员,减少人们的生命财产损失。
  
  近年来,根据地震观测和科学研究的需要,我国大力推进适于密集布设的地震烈度仪、适于科学观测的绝对重力仪、适于扩充观测的海洋磁力仪等仪器的研发,积极组织开发完善井下地震观测仪器等,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地震,预测地震。
  
  与此同时,随着计算机应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新兴技术手段也充分运用于地震速报系统中,“自动化”应运而生,地震速报水平取得质的飞跃。2013年4月1日,中国地震局正式推出自动地震速报服务,该服务是利用计算机自动处理地震台网的实时监测数据,在震后最短时间内尽快测定、准确报出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此外,该服务还连接相关网站、微博、手机客户端等信息平台,向全社会实时发布地震信息。
  
  当前防震减灾事业仍处于重要发展时期,对地震观测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进一步提高地震仪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加大新的观测仪器和方法的研制力度,全面提高地震观测仪器的整体水平,为地震科学发展和防震减灾能力的提高提供重要保障。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