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会议暨建设规划论证会在广州召开。
“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首家中医临床方向国家重点实验室,完善了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说。
“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首家中医临床方向国家重点实验室,完善了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说。
该实验室是我国首个中医类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广州中医药大学建设,聚焦中医湿证理论源流与内涵、发病机制与规律、早期预警与干预、临床转化与治疗等4个研究方向,围绕中医湿证与主要慢性病防治过程中的科学问题和共性关键技术,开展系统、规范、深入的全链条研究,所形成的理论方法、技术体系等,将有望为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提供科技支撑。实验室建立,与此前已建立的中药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组成我国日臻完善的中医药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受聘担任实验室、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黄璐琦、刘良受聘担任委员会副主任。
余艳红指出,实验室领域特色明显,抓住“证候”这个中医学的重要突破口,为中医理论的创新和重大疾病的疗效提升提供了基础研究支撑。
“湿证是许多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相关疾病的核心证候,具有起病隐匿、缠绵难愈、累及多脏腑器官的特点。特别在岭南地区,湿邪是引发多种疾病的高发因素。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以‘从湿论治’为指导思想的中医湿证系统性研究,有可能破解重大慢性病防治的系列难题。”实验室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院长陈达灿表示,实验室将努力建设成为立足广东、面向华南、辐射全国的一流中医科研基地,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为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