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失守频频爆雷,ST 济堂又出什么幺蛾子?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近期,*ST 济堂(600090.SH)再曝出,未履行内部审批和决策程序,公司存在对外违规担保的情形,且已涉诉。
2018 年 9 月,控股股东同济堂控股子公司同济堂科技与钜洲资产签署协议,向钜洲资产融入 2 亿元资金投资民营医院,上市公司签订了差额补足承诺函。
2018 年 1 月,同济堂控股与申万宏源等组建产业基金,申万宏源出资 10 亿元为优先级 LP,君创资产作为夹层出资 4.95 亿,同济堂控股出资 1 亿元为普通合伙人。上述资金被用于合肥肿瘤亿元项目,目前仍在建设中。
同济堂控股作为基金 GP 之一,是兜底方。上市公司、同济堂控股和申万宏源签署了差额补足协议和份额收购协议。
2020 年 4 月,申万宏源因未能按期获取基金固定收益而对同济堂控股、上市公司提起诉讼。
据了解,该肿瘤医院为新余君凯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共同投资建设,同济堂控股通过新余君凯间接持股 70%。计划计划投资 15 亿元,开放床位 1500 张。
违规担保事发前一个月多,公司刚刚在年度审计中发现,同济堂控股及其关联方,通过供应商及其他非关联方,占用公司资金高达 10.47 亿元。
同济堂控股承诺,将在 2022 年之前,分三期偿还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本息。
财务异常屡被质疑,再收问询函
财务异常不断积累最终爆雷,早前媒体已频频预警。
6月末,同济堂踩点披露的 2019 年年报中,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 无法表示意见的 "审计报告。
会计师事务所表示,同济堂及所属同济堂医药等子公司内部控制失效,资金活动、采购、销售等存在重大缺陷。通过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与武汉日月新、团风县鑫旺药业等多家公司,发生大量资金往来。
媒体报道,2018 年同济堂食品、保健品的收入仅为 1.28 亿元,而当年末,公司预付给供应商武汉日月新的预付款高达 1.7 亿元。
资金问题之外,媒体对同济堂财报的真实性表示质疑。
2012 年,公司第一大供应商为 A 股上市公司振东制药孙公司振东医药物流公司,采购金额为 2.74 亿元(不含税)。但振东制药当年第一大客户交易额为 5463 万元,前五大客户合计贡献营收 1.8 亿元。也就是说,同济堂根本不在振东制药大客户之列。
2015 年,啤酒花以 61 亿元对价收购同济堂,同济堂实现借壳上市。2016 年 -2018 年的业绩对赌期,公司均踩线完成业绩承诺。2019 年,公司业绩突然暴跌 77%,让外界不免怀疑。
2019 年,公司曾极力推动以 2.7 亿元收购贝尔康医药 60% 股权,一旦收购完成,实控人之一李青的近亲就将在两年内躺赚 6000 万元。在外界的普遍质疑之下,该收购议案未能通过股东大会。
今年 4 月,公司因涉嫌信披违法违规,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7 月初,上交所发出问询函,要求公司对内控以及异常资金状况详细披露,公司几经延期,问询函仍未回复。
实力撑不起野心,市值已蒸发超过 55%
1998 年,同济堂投资改造沙市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店,在湖北省荆州市航空路组建了同济堂第一家药店,之后逐渐向武汉及省外拓展。
公司实控人张美华原在体制内工作,2001 年辞职下海,全面接手同济堂。
公司发展 20 多年,仍有明显的家族化色彩。从上市公司层面看,张美华、李青夫妇二人分别担任公司董事长和副董事长兼总经理。
以医药流通为载体,张美华夫妇的产业逐渐向医药产业园、医院等上下游延伸。
同济堂控股投资最大的两个项目为襄阳健康产业城和位于合肥的肿瘤医院。
襄阳健康产业城于 2009 年 4 月签署投资协议,计划占地 1500 亩,投资 100 亿元,试图打造成打造华中地区健康产业集散基地。
两年前,有媒体报道称,因缺乏上下游产业链以及资金紧张,该项目建设迟缓,已变成商业综合体。
合肥肿瘤医院项目的投资主体为合肥中科医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启信宝显示,该公司原由同济堂控股和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分别持股 70% 和 30%,2018 年 2 月,70% 股份持有人变成新余市君凯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此时,同济堂控股资金状况应已出现问题。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同济堂控股及一致行动人卓健投资持有的上市公司 35.71% 股份已全部质押,同济堂控股所持股份已全部被司法冻结或轮候冻结。
今年以来,同济堂股价已从年初的 4.23 元 / 股,跌至 1.89 元 / 股,市值已蒸发超过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