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16时46分青岛航空QW9771航班由青岛流亭国际机场起飞,并于19时21分降落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本次首航利用国内Ka频段高通量卫星中星16号实现百兆以上的高速率联网。高速卫星互联网飞机利用数字化航空娱乐服务系统及数字客舱一站式软件解决方案,构建了包括移动端空中内容娱乐、航旅出行服务、空中电商新零售等多元空中互联网生态,成为支持疫后民航业结构重塑和数字化转型的优秀范例。
一般采用L频段、Ku频段和Ka频段,此类通信网络可视为空基移动网络。卫星与飞机通信网络路由模式与Ad Hoc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卫星平台是飞机接人的核心节点,在飞机和卫星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时,会发生飞机接入卫星的切换,可能是卫星的主动切换,也可能是飞机的主动切换,路由切换算法有覆盖域切换重新路由协议(FHRP)。飞机切换接入节点的模式与蜂窝网中用户的基站切换是类似的,涉及到地面站因素,则产生4种切换模式:同一基站卫星内不同波束切换,同一基站同一卫星波束间切换,不同基站不同卫星波束间切换。
高速动态变化是指飞机处于高速运行状态,导致飞机接入卫星节点也处于一种跳变模式,非常明显的例子就是在中低轨道卫星的通信中,即便是在同步轨道卫星通信中,在8个时区跨度内至少会出现一次卫星节点切换。因此,此时的网络是一种高速动态跳变网络。
卫星与飞机通信网络的资源非对称性是指两个平台间的可用通信资源、发射功率和存储容量以及处理能力非对称,因此在链路设计时必须考虑性能较低一方的通信可承载性。
网络结构的不完整性是指网络的节点分布可能是稀疏的、非全连接模式。因此,无论是卫星节点还是飞机节点的变化都会影响整个网络的连接,有时还必须采用中继传输模式完成网络的对接。卫星与地面通信网络有三种部署模式:一是卫星一对多地面站组网;二是地面站一对多卫星组网;三是卫星与地面站多对多组网。此外的通信组网路由模式与广播卫星通信是一致的。
航空卫星网络的结构
是由使用导航专用L波段的通讯卫星应答器和分布在赤道上空的3颗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组成的。它的波段上下限分别为1544~59兆赫和1645~60兆赫。这个系统能为在北纬75°至南纬75°间飞行的所有飞机提供可靠的空—地通讯,飞行路线高于上述纬度的飞机不能使用这些卫星,因为地球的曲率挡住飞机同卫星的直线联系。航空卫星网络能为空中交通指挥员自动提供在其指挥下的所有飞机的方位和高度,当然,这些飞机必须装有对应航空卫星系统的设备。航空卫星网络的早期模式是通过高轨道卫星作为中继转发,随着技术的发展,星间链路宽带直接通信逐步得到应用。美国国防部建立的全球信息栅格(GIG)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就是卫网络。航空卫星通信网络包括三大部分:卫星星座网络、卫星与飞机通信网络和卫星与地面通信网络。
我国中星16号卫星的作用
名实践十三号卫星。实践十三号卫星是中国首颗高轨道高通量通信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研制。这颗卫星首次应用Ka频段多波束宽带通信系统,信息传送能力大大增强,其通信总容量达20G以上,比以前有10倍左右的提升。实践十三号卫星最 高通信总容量超过了之前所有研制的通信卫星容量的总和,将带动中国卫星通讯技术的飞升。未来3年,中国将利用高通量通信卫星组成高宽带移动通信系统覆盖大部分地区和近海海域,在飞机机舱内、高速运行的高铁上,甚至偏远的山区,便捷高速上网将成为现实。使中国成为继美、欧等少数发达国家后掌握Ka频段宽带通信这一先进技术的国家,可为中国通信设施不发达地区的用户提供优良宽带服务,促进宽带卫星通信在高铁、船舶、飞机等移动载体以及企业联网、应急通信等领域的应用。
中星16将技术试验和示范应用相结合,首次在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上开展对地高速激光通信试验,速率最 高可达2.4个G。卫星激光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远、保密性好等优点,如果试验成功,标志着中国在该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卫星设计有26个用户点波束,总体覆盖我国除西北、东北的大部分陆地和近海近200公里海域,地面无线网络信号覆盖不到或光缆宽带接入达不到的地方,都可以用该卫星方便地接入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