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陕西省辐射站编制全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方案暨质控方案
时间:2020-04-08 09:33  浏览:176
  近期,陕西省辐射站编制了今年全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方案暨质控方案。加了12个电磁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监测点位,其中辐射环境质量监测涉及空气、水、土壤介质中20余项核素及电磁辐射综合场强、工频等;辐射源监测涉及空气、水、土壤、生物介质中30余项核素及电磁辐射工频、综合场强等。今年监测方案增加了我省核预警点陆生植物监测的种类、弥补了降水氚辐射环境监测的空白,质控方案强化了内部质控措施。

       我国的辐射环境监测工作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近三十多年的发展,已基本建成了由国家、省级、部分地市级组成的三级监测机构,建立了具有相当水平和能力的应急监测队伍。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是以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为中心,以各省辐射环境监测机构为主体,涵盖部分地市级辐射监测机构的监测网络。

20200407-1204915364  
       辐射环境监测

       是指对操作放射性物质的设施周界之外的辐射和放射性水平所进行的与该设施运行有关的测量,辐射环境监测的对象是环境介质和生物。检验核设施运行在周围环境中造成的辐射和放射性水平是否符合国家的和地方的有关规定,并对人为的核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辐射的长期变化趋势(其中包括由人为活动所造成的天然放射性核素的重新分布所引起的环境辐射水平的变化)进行监视。

       辐射环境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①评价设施运行释放到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或辐射对人产生的实际的或潜在的照射水平,或估计这种照射的上限,并监视和评价其长期趋势,发现问题及时改进;②收集设施运行状态与污染物进入环境的历程,产生的环境辐射水平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资料,注意发现尚未注意到的照射途径和释放方式,或其它释放源带来的影响;③异常释放或发生事故时,作出迅速响应,通过监测为评价事故后果和应急决策提供依据;④证明向环境的释放符合相应规程的要求,向公众提供相关信息,改进公众关系。

       辐射监测内容:

       辐射环境监测网络最主要的内容是开展全国辐射环境质量监测、重点核与辐射设施监督性监测、核与辐射事故预警监测和应急监测,以便说清污染源现状,说清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说清潜在的辐射环境危险。监测方式有连续测量和定期测量,除了环境γ辐射水平外,其它环境样品主要测量一些与核设施运行有关的关键核素,如H-3、C-14、Sr-90、Cs-137等。监测内容或采样样品包括:

       (1)环境γ辐射:连续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的测量,通过固定的监测站自动测量。

       (2)空气:在大气环境中采集空气样品以及气溶胶、沉降物、降水等。

       (3)水:包括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和海水等。

       (4)水生生物:包括鱼、虾类、螺蛳类、牡蛎、海蜇等。

       (5)陆生生物:主要是食物链上的食品,如大米、蔬菜、鲜奶、肉类等,采样时会参考当地的膳食结构来选取。

       (6)土壤及岸边沉积物等。

       降水氚辐射

       氚都是一种重要的核素.由于氚核的β射线能量很低,β能谱端点区形状与中微子质量有较灵敏的关系,精确地测量氚的β射线能谱是研究电子中微子是否有静止质量的主要实验方法之一.在实用中,热核聚变中的热核材料,标记化合物中的氚标记和核反应中用的氚靶,也都用到氚.因此有必要了解氚源辅射。氚是氢的放射性同位素,其半衰期为12.3年.氚在大气中可以自然生成,而在核反应堆和核武器试验中的产生量非常大.随着核电规模的增大,氚在环境中的产生和累积量也将增大.氚的安全水平一直是个争议的问题,虽然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发布了氚剂量和风险的评价方法,但很多研究者认为此方法大大低估了实际水平。

       放射性气溶胶

       悬浮在空气或其他气体中含有放射性核素的固体或液体微粒。由核爆炸产生的放射性裂变产物被大气中的悬浮物吸附也可形成气溶胶。固体或液体放射性微粒悬浮在空气或气体介质中形成的分散体系。气溶胶的基本特性是不稳定,小于0.1微米的微粒在气体中作布朗运动,不因重力作用而沉降;1~10微米的微粒沉降缓慢,悬浮在空气中较久。放射性气溶胶的电离效应高、浓度低、微粒上易带电(由放射性衰变产生)。放射性气溶胶是造成人体内照射的主要威胁。

       工频电磁辐射

       指由10万Hz以下的交变电场引起的电磁辐射。工频电磁辐射较为典型的是变电站、高压电线和家用电器、笔记本等产生的电磁辐射,这部分设备因为使用交流电,其电磁场变化频率较低。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认为:工频感应磁场是可能影响脑电活动和神经细胞的通讯。睡眠医学:环境中磁场的变动,降低褪黑激素的分泌,并增强脑电的觉醒作用,导致失眠,难以入睡、夜间易觉醒。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