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仪器维修保养操作
①仪器表面污染:仪器外表面可附着有各种生物因子;临床标本对流经的管道可造成污染;标本对仪器台面造成的污染。
②气溶胶污染: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可在环境中长时间存在,其传染性既与粒子的物理性质有关,又与粒子中所携带的致病微生物的特性有关;打开标本流经的管道时可产生传染性气溶胶粒子污染。
③维护中的受伤污染:对仪器日常保养、消耗部件更换、内部清洁保养过程中易造成维护人员的身体损伤,产生潜在感染风险。
2、日常清洁消毒操作
①直接接触污染:任何实验室污染的废弃物在收集、归类等时均可经直接接触造成操作人员的接触污染。
②泄露和泼洒污染:容器破裂可造成生物材料的泄露;容器倾倒可造成生物材料的泼洒。
③刺伤接种:破碎的玻璃以及针头等尖锐物品可能造成工作人员的刺伤,当其污染有生物因子时可能造成相应的直接接种。
④气溶胶污染:任何布物等的抖动可产生气溶胶粒子;任何带盖的容器在开启盖子时可产生气溶胶;任何污染材料的直接运送过程中可产生气溶胶。
①工作期间,所有区域应保持通风。
②疫情期间,谢绝参观交流。
③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或N95口罩:切断短距离气溶胶传播风险。
④进入实验室前须清洗双手,配合体温监测,戴好一次性手套。
⑤接收实验物品后,该物品表面必须经过酒精喷雾消毒,才能带进实验室。
⑥加强实验室环境消毒,如使用紫外灯照射等。
⑦使用75%的酒精或专用消毒湿巾擦拭工作台、桌椅、门把手等。
⑧仪器表面的清洁(消毒):每日工作结束后用1%的次氯酸钠消毒液擦拭整机表面,自然干燥后再用75%的乙醇进行擦拭等待干燥即可。
⑨提高有效通风量:降低长距离空气传播风险;增加有效的通风量,包括室外新风量和过滤处理后的风量。
⑩实验室内人员不鼓励近距离工作,工作及沟通时保持一米以上距离。
建议优先使用无需离心、无需开盖的检测仪器,小心谨慎操作仪器。
一次性手套、口罩和使用后的纸巾,放入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垃圾桶。
为进一步降低操作人员接触病毒的风险,防止传染性、有毒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推荐使用实验室洗瓶机等自动化清洗设备对使用过的玻璃器皿进行清洗、消毒。
实验员复工后如何保护自己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以上科学防护措施可以协助您顺利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