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现场
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主持本次大会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江桂斌院士
首先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带来学术报告,题目是“细颗粒化学:从纳米到PM2.5”。江桂斌介绍到,细颗粒化学研究范围在纳米到微米间,根据来源不同,其形态、分布也显著不同,并且细颗粒在不同水平会产生不同的生态毒理效应。由于纳米银广泛存在于环境中,自2006年开始,团队开始研究纳米银颗粒。为此,团队研发了CE-ICP-MS技术,可以获取纳米银颗粒的定性、定量、粒度等信息。此外,团队发现,硝酸银在光催化条件下可生成纳米银颗粒,并且将这一发现应用到生物合成技术,期望取代人工合成技术。
江桂斌表示,当前我国大气PM2.5污染及其严重,危害广泛,是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地区。随着大气十条的发布,我国PM2.5控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我国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PM2.5颗粒上新的关键组分;基于Si-O同位素指纹研发了PM2.5溯源技术;提出了燃料类型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关联;建立了全球PM2.5污染与死亡覆盖率高氯-反应关系等。江桂斌表示,细颗粒组分决定了其致毒机理,因此需要建立适合中国的理论机制和方法创新。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陈义研究员
由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陈义研究员带来学术报告,题目是“高重现毛细管电泳”。陈义介绍到,生物活体中化学机制研究需要多种分析手段,而毛细管电泳(CE)是科研人员研究生物活体的常见手段之一。为了克服传统CE在分析时的问题,团队利用质量参数代、扩散度、迁移电荷密度替时间参数,提高了CE的重复性和重复度,大幅提高了定性能力。目前,团队将这一技术用于地中海贫血症的蛋白、肽段、啤酒、葡萄酒等物质筛查。陈义表示,经过团队的改进高重现毛细管电泳(hrCE)技术,不仅提高了定性能力,同时提高了血红蛋白病筛查、生物活体原位分析、全离子分析等定量分析能力。
中山大学 李攻科教授
由中山大学李攻科教授带来学术报告,题目是“复杂样品快速检测前处理方法研究”。李攻科介绍到,复杂体系分离需要尊崇3S+3A原则。目前,复杂样品快速前处理主要利用场辅助、衍生化、 微型化、阵列化、在线化以及集成化共 6种技术。利用这6种技术,团队开展了场辅助同步衍生萃取-液相色谱分析化妆品中氨基酸类物质,膜保护同步微萃取衍生-液相色谱分析复杂样品中脂肪醛,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面制品氨基脲以及微热助扫吹扫捕集-微阵列气膜分离衍生化装置应用等研究。
岛津分析中心应用工程师 冀峰
由岛津分析中心应用工程师冀峰带来学术报告,题目是“岛津二维液相色谱技术在药物杂质鉴定中的最新应用”。冀峰介绍到,传统的一维色谱分析方法在分析药物杂质分析中存在杂质峰难定位、弱保留、共洗脱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岛津利用二维液相色谱的优势,开发了药物杂质的检测方法。例如,利用SEC-RPLC-QTOF鉴定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聚合物杂质,选择峰全二维鉴定某种药物共流出杂质;利用RP1-WAX-RP2在线去除离子对系统鉴定氟西汀杂质等。
安捷伦应用工程师 那顺
由安捷伦应用工程师那顺带来学术报告,题目是“安捷伦全新智能GC产品”。那顺介绍到,近年来,互联网发展已经影响仪器厂家的设计。为此,安捷伦全新8890、8860两款GC产品将互联网概念引入产品中,加强了人机交互性。随后,那顺介绍了对5年来售后支持电话内容分析及各领域的分析结果。
赛默飞色谱与质谱部市场部经理 汪琼
由赛默飞色谱与质谱部市场部经理汪琼带来学术报告,题目是“赛默飞色谱技术针对环境中新兴污染物的检测”。汪琼介绍到,当前的环境监测要求日益严格,对各实验室的检测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新兴未知风险污染物的检测对个实验室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环境新兴污染物,包括VOCs、POPs、二噁英、靶标或非靶标PFAS、直面离子型、极性化合物等物质检测,赛默飞提供了从样品制备、数据获取到数据分析的全面解决方案,为相关检测实验室和科研人员解决了后顾之忧。
南京大学 刘震教授
由南京大学刘震教授带来学术报告,题目是“亲和分离:更快、更高、更强”。刘震介绍到,由于亲和色谱的结合可逆行,经常被用于纯化过程。由于传统硼亲和吸附剂存在对pH环境要求高,选择能力和亲和力低,从而导致使用效率低下。面对硼亲和色谱常见问题,团队通过使用分子印迹聚合物,结合光刻硼亲和分子印迹法,改善了硼亲和色谱的使用体验。通过与传统分离物相比,团队研发的新型聚合物不仅在耐久性、选择性还是分离度方面,都远超传统物质。最后,刘震介绍了团队最新研发的核酸结合酶模拟印迹介孔纳米球,其具有选择性专一、响应速度快的有点。
北京大学 黄岩谊教授
由北京大学黄岩谊教授带来学术报告,题目是“如何消除DNA测序的错误”。黄岩谊介绍到,在NGS测序中,存在测序质量和测序长度两大挑战。通过参考Sanger发明的测序技术,团队研发了全新测序技术。通过改良传统信-道模型,成功使这一方法的准确率达到3个9。通过使用改良的阵列式反应器,团队将这一方法改造成高通量测序技术。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王铁研究员
由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王铁研究员带来学术报告,题目是“生命流动体系的分析检测”。王铁介绍到,生命流动体系相对于传统静态体系存在难富集、易脱附、痕量检测难等问题。为此,团队通过改进Shhilov复杂体系方程,成功将改良后的流动体系开发出多种用途。例如用于抑制蛋白非特异性吸附干扰研究,避免脱附、提高富集效率研究,降低气体扩散速度研究以及提高液相分子萃取速度研究等。未来,团队将致力于活性纳米材料的研究,期望将这种材料更多的用于生物检测和探索生物功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检验科副主任 曹正
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曹正带来学术报告,题目是“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如何帮助临床试验”。曹正表示,质谱在检验科占有一席之地,它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高、可靠性高等特点,因此逐渐在被临床检验所使用。例如,检验科利用LC-MS/MS实现了1,25双羟基维生素D、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维生素A、他克莫司、疼痛药物、PCOS等药物或疾病的检测。曹正表示,虽然传统分析方法能够实现上述药物或疾病的检测,但LC-MS的介入大幅提高了检测准确性和工作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检测成本。
北京大学 叶敏教授
由北京大学叶敏教授带来学术报告,题目是“色谱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中医药是我国国粹之一,其现代化研究主要关注于创新化学药研发和植物药、中成药的成分分析。对于多组分中药,其发挥药学的化学成分成为重点研究方向。基于此,团队通过利用LC-MS人参、西洋参、三七进行成分分析,共分离出50余种成分;利用全二维色谱,分离出葛根中300余种有效成分;利用LC-MS分离出846种姜黄成分。此外,团队利用2DLC从甘草中分离出257种化合物,得到44种新组分;通过定量分析,发现了27个品种标志,证实了12种有效成分;通过药代动力学和代谢研究,证实了30个原型成分可进入体内。除了对单成份中药分析,团队通过对复方药剂分析后,证实了药物间的协同作用,阐释了复方药剂中增加药物疗效的机理。
北京大学 刘虎威教授
会议最后,由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带来学术报告,题目是“敞开式离子化质谱成像分析”。刘虎威介绍到,团队研发的PALDI离子源是在传统DART离子源基础上,增加了激光解析形成的敞开式质谱成像技术,它能够大幅增加空间分辨率和检出灵敏度,空间分辨率<60um可用于文物、艺术品和中药的真伪鉴别。此外,在常压分析条件下,团队开发了常压-敞开式SALDI离子源。利用现有的MALDI成像技术,团队对咖啡豆进行成分鉴定,实现了对咖啡豆原产地的识别;对三七进行成分鉴定,实现了对中药材产地、功效成分以及产地的鉴定和识别;对小鼠肾脏、肝脏进行分析,实现了对多种脂质分子的定位和鉴定,未来有望用于药代分析。除了对动物分析外,团队将MALDI成像用于人体病变器官研究。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陈义研究员做闭幕总结
以下为部分参展厂商: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
东曹(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日立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成都科林分析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