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日前在上海举行招商引资推介会,并发布了《东营港经济开发区高端石化产业发展重点及招商规划》(简称《规划》)。该区建设高端石化产业基地的思路由此确定,即以整合现有地炼企业原油加工能力作为“油头”,以新上大项目完善“化身、化尾”,加快打造“油头化身高化尾”的产业链条。同时,坚持“宁缺毋滥、建必高端”的原则,围绕大型炼化一体化、乙烯、丙烯、芳烃、碳四产业链条填空式招商选商,引进龙头项目,不断完善链条,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石化产业基地。
高端石化基地为核心
“石化产业占东营工业的半壁江山,建设鲁北高端石化基地是山东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而打造核心区是东营新旧动能转换的‘一号工程’”。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东营市委书记李宽端表示,山东省规划建设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为东营改造提升旧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提供了重要机遇,赋予了东营重大责任。
李宽端介绍说,如今的东营,已经成为全国石化产业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全市原油一次加工能力7220万吨/年,占山东省的36%、全国的10%。《山东省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东营市功能为东营炼化一体化区,重点依托港口和炼化产业基础优势,按照国际一流标准高水平建设千万吨级炼化一体化项目。
2018年11月21日,东营市政府发布《东营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明确石化产业以建设高端石化产业基地为重点,延伸优化以芳烃综合利用、烯烃综合利用、化工新材料为主的产业链条,完善“港”“网”“区”配套基础设施,推动“港区一体、融合发展,三位一体、集群发展”,力争作全省发展高端化工、建设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过程中的核心力量。
根据东营市的最新部署,通过省政府认定的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将与河口蓝色经济产业园、利津滨海新区三区协同发展。按照“港区融合、三位一体”总体布局,三区优势互补、强链补链、错位发展,产业布局规划更加合理,园区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由于依托油田腹地、拥有港口资源,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被寄予厚望。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杨同贤表示,按照建成国内一流的绿色循环高端石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发展目标,坚持规划引领,加快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在优化基础石化产业的同时,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学品,形成种类丰富、规模领先的高端化工产业群。
“一头多线”明确方向
资料显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现有4家炼化企业,一次加工能力1580万吨,分别是万达天弘500万吨、联合石化500万吨、亚通石化300万吨、海科瑞林280万吨。
按照《规划》,该区鼓励炼化企业升级改造,新上馏分油加氢、蜡油/重油加氢裂化、石脑油加氢和重石脑油加氢裂化等装置,2020年一次加工能力达到2000万吨,为连续重整和联合芳烃提供有力的原料支撑。支持联合石化做大“油头”规模,将全区一次加工能力提升到2500万吨。按照全省炼化产业规划“上大压小”部署,对接央企及世界500强化工企业,适时引进1500万吨以上的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
在此基础上,本着“宜烯则烯、宜芳则芳”的原则统筹乙烯、芳烃原料综合利用。依托东营威联芳烃项目发展芳烃产业链,一是以对二甲苯为原料,向下延伸建设精对苯二甲酸项目,进一步延伸发展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产品;二是苯向下延伸己二酸、苯酚/丙酮、己内酰胺、苯乙烯四条支链。依托明宇化学120万吨/年乙烯项目、山东东润30万吨MTO项目,打造以专用精细化学品为重点的乙烯产业链、以高附加值聚合物为重点的丙烯产业链。同时积极发展以高端合成橡胶为重点的碳四烯烃产业链。
打造“油头化身高化尾”的产业链条,首先要做强“油头”。目前,一场技术升级、设施改造、质量提升的竞赛正在区内炼化企业如火如荼开展,万达天弘投入5亿元用于技术改造升级,海科瑞林改造升级投入1.5亿元……这些技改将为园区成品油质量提升注入强劲动力。
重点项目构筑支撑
2月12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召开会议,部署实施“项目攻坚年”活动,重点推动威联化学200万吨/年对二甲苯、天弘化学45万吨/年丙烷脱氢、启恒新材料33万吨/年高分子新材料等项目。
引人瞩目的东营威联化学有限公司芳烃项目是东营石化产业升级的“头号工程”,并写入今年的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根据东营市环保局公示信息,该项目位于东营港高端石化与新材料产业园,总投资114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2×22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2×70万吨/年芳烃抽提装置、2×100万吨/年PX装置及配套设施,建成后可形成PX200万吨/年、苯56万吨/年、重芳烃12万吨/年的生产能力。
浙江恒逸集团120万吨/年高品质己内酰胺—聚酰胺一体化项目是东营港经济开发区重点招商项目,作为其配套项目,亚通石化120万吨/年连续重整及加氢裂化项目可为其就近提供原料。明宇化学120万吨/年乙烯项目,则将和天弘和威特等公司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打通石化行业原油炼化和高端化工的产业链条,将原油“吃干榨净”。
东营市区各级将重大项目的落地实施作为抓落实的重中之重。“对二甲苯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己内酰胺项目争取早日具备开工建设条件,乙烯项目继续做好跟踪推进工作。”东营市发改委主任郭顺先说。
此外,完善“一头多线”产业链条的亚通石化120万吨/年石脑油综合利用项目、科鲁尔化学26万吨/年丙烯腈项目、启恒新材料33万吨/年高分子新材料项目也先后发布环评公示,正在报批和前期准备。
按照《规划》,到2020年,港区将形成以炼油、乙烯、芳烃一体化为基础,以多元化原料加工为补充的产业体系,达到3000万吨/年炼油、200万吨/年烯烃、200万吨/年芳烃的基础产业规模,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化工园区前八强。到2025年,形成以清洁能源、有机原料和合成材料为主体,以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为特色的高端化、清洁化产业体系,打造聚烯烃树脂、聚碳酸酯、己内酰胺、尼龙66、PET等五大化工新材料千亿产业集群,建成世界一流的化工及新材料基地,进入全国化工园区前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