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土壤监测“风口”来临,仪器设备迎机遇!
时间:2021-12-29 12:43  浏览:284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转型阶段,原先的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逐步被绿色健康的新型经济模式所取代。然而,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突出呈现出一系列遗留问题,如土壤污染,在管理、调查和修复上需要投入的精力还很多。
  
  土地默默滋养万物,人类活动却让它成了各种污染物流向的“最后的垃圾桶”。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发布《2020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从公报中了解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结果显示,全国农用地土壤环境状况总体稳定,影响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是重金属,其中镉为首要污染物。
  
  土壤也会“生病”
  
  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污水和废气一旦排放出来,很容易在变色的河水和变味的空气中被人们所察觉。而土壤被污染的过程却是“默不作声”的:工农业生产、城市垃圾等含有的重金属日复一日地渗入土壤,而水和大气中的污染物也终会回归土地,很难被肉眼发现。
  
  土壤的“隐疾”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累积,如同一个“生物定时炸弹”,往往直到一地出现土壤污染导致的中毒事件,人们才意识到这里的土壤“生病了”。而此时,人类已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据2014年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总超标率为16.1%。污染物中,以无机物污染(重金属)为主,有机物污染(农药、抗生素等)次之。不同类型土壤中,耕地土壤超标率高达19.4%,涉及面广、污染量大,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人居环境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土壤污染防治进展积极
  
  土壤环境事关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居环境健康,是保障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的大事。近年来,我国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风险管控的总体思路,以管控土壤污染风险为核心,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土壤污染防治取得积极进展。
  
  “十三五”时期,《土十条》确定的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地下水污染防治初见成效。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双90%”目标任务,基本管控土壤污染风险,初步遏制土壤污染加重的趋势。实现全国地下水考核点位质量极差比例控制在15%左右的目标。
  
  “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领域累计下达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285亿元,重点支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受污染土壤管控修复、重金属污染防治等。全国完成土壤修复试点项目200余个。科技部设立“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研发计划,直接支撑经费19亿元。
  
  土壤监测“风口”来临
  
  作为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处理的基础,土壤监测必然提速。可以说,土壤监测是贯穿至土壤污染防治始终的。在初期基础性工作中,土壤污染状况以及污染地块分布调查需要监测先行,从而摸清“家底”;在后期风险评估筛查、对修复效果评估中,也均涉及环境监测业务。因此,土壤监测行业将成为土壤防治产业的一大风口。
  
  土壤安全是国民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环境监测数据是衡量土壤安全的重要指标。全力建设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做好全国土壤环境监测工作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伴随碳中和理念的提出、“十四五”规划等政策加持,以及融资环境的持续改善,相关环保行业细分赛道有望重回高增长的景气周期。
  
  土壤环境监测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细分领域,在政策导向、场地再开发利用需求和环保意识提高等重要因素的驱动下,市场持续向好,具备专有技术或设备提供能力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提供商将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