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我国推进“5G+工业互联网”取得全新进展,融合应用明显深化,5G深入信息消费、生产制造、民生服务等多个行业领域,创新案例超过1万个。日前,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武汉成功举办,聚焦5G+工业互联网重点行业的典型应用、融合创新、关键技术等内容进行了深度探讨。
经过为期三天的智慧碰撞,大会勾勒出了一幅5G+工业互联网的宏伟蓝图。蓝图之下,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提速,5G+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初具规模,应用不断融合拓展。
赋能实体经济,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第二批“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和重点行业实践。十大典型应用场景(第二批)包括:生产单元模拟、精准动态作业、生产能效管控、工艺合规校验、生产过程溯源、设备预测维护、厂区智能理货、全域物流监测、虚拟现场服务、企业协同合作;五大重点行业实践(第二批)包括:石化化工行业、建材行业、港口行业、纺织行业、家电行业。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在发布环节上表示,从发布的第二批“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和重点行业实践成果来看,5G+工业互联网应用已从生产制造外围环节向内部关键环节的加速延伸,与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新技术的融合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
赵志国表示,5G+工业互联网已成为传统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赋能实体经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显示,2020年,工业互联网带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增加值规模分别为0.06万亿元、1.78万亿元、1.59万亿元。
同时,“5G+工业互联网”赋能成效不断彰显,在采矿、电力、钢铁等22个国民经济重点行业深度应用,全国在建项目已超过1800个,对实体经济降本、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不断显现。
“十四五”时期,迎来融合应用关键期
“十四五”时期是中国“5G+工业互联网”赋能千行百业,深化融合应用关键期。“十四五”规划在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中明确提出,要加快5G的网络规模化部署,积极稳妥地发展工业互联网。
2021年2月,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提出加快推进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政产学研用各方也在共同努力开创5G加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新格局;近日,工信部发布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中,也提到持续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加快典型应用场景推广。
随着多重政策利好将进一步释放,“5G+工业互联网”已成为赋能各行各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量。中国信息通信院余晓晖曾公开表示,预计2022年工业互联网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经过三年的快速成长期,2024年工业互联网将实现规模增长。
结语:尽管“5G+工业互联网”前景乐观,但还需正视广泛落地时所面临的碎片化、定制化问题,促进产业链商业闭环和规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