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中国空间站顺利完成大小机械臂的转接件及其悬挂装置的安装
时间:2021-11-19 15:45  浏览:272
  1992年,中国政府就制定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建成空间站是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公里,倾角42~43度,设计寿命为10年,长期驻留3人,总重量可达180吨 ,以进行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2021年10月16日6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进驻天和核心舱,中国空间站开启有人长期驻留时代。
  
  2021年11月7日,中国空间站顺利完成大小机械臂的转接件及其悬挂装置的安装。悬挂装置是转接件的舱外停留装置,由长春光机所和哈工大联合研制。转接件是大小臂组合工作的级联设备。通过转接件的级联,大小机械臂总长度达到14.5m。转接件分为大臂适配器和小臂适配器两部分,分别由航科集团五院总体设计部、长春光机所和哈工大联合研制。
  
  机械臂是指高精度,多输入多输出、高度非线性、强耦合的复杂系统。因其独特的操作灵活性,已在工业装配、安全防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机械臂是一个复杂系统,存在着参数摄动、外界干扰及未建模动态等不确定性。因而机械臂的建模模型也存在着不确定性,对于不同的任务,需要规划机械臂关节空间的运动轨迹,从而级联构成末端位姿。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应用高速度、高精度、高负载自重比的机器人结构受到工业和航空航天领域的关注。由于运动过程中关节和连杆的柔性效应的增加,使结构发生变形从而使任务执行的精度降低。所以,机器人机械臂结构柔性特征必须予以考虑,实现柔性机械臂高精度有效控制也必须考虑系统动力学特性。机器人系统是由视觉传感器、机械臂系统及主控计算机组成,其中机械臂系统又包括模块化机械臂和灵巧手两部分。
  
  柔性机械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力学系统,其动力学方程具有非线性、强耦合、实变等特点。而进行柔性臂动力学问题的研究,其模型的建立是极其重要的。柔性机械臂不仅是一个刚柔耦合的非线性系统,而且也是系统动力学特性与控制特性相互耦合即机电耦合的非线性系统。动力学建模的目的是为控制系统描述及控制器设计提供依据。
  
  一般控制系统的描述(包括时域的状态空间描述和频域的传递函数描述)与传感器/执行器的定位,从执行器到传感器的信息传递以及机械臂的动力学特性密切相关。
  
  柔性机械臂动力学方程的建立主要是利用Lagrange方程和NeWton-Euler方程这两个最具代表性的方程。另外比较常用的还有变分原理,虚位移原理以及Kane方程的方法。 而柔性体变形的描述是柔性机械臂系统建模与控制的基础。因此因首先选择一定的方式描述柔性体的变形,同时变形的描述与系统动力学方程的求解关系密切。
  
  建模模型
  
  不确定性主要分为两种主要类型:结构不确定性和非结构不确定性,非结构不确定性主要是由于测量噪声、外界干扰及计算中的采样时滞和舍入误差等非被控对象自身因素所引起的不确定性。结构不确定性和建模模型本身有关,可分为
  
  ①参数不确定性 如负载质量、连杆质量、长度及连杆质心等参数未知或部分已知。
  
  ②未建模动态 高频未建模动态,如执行器动态或结构振动等;低频未建模动态,如动/静摩擦力等。
  
  模型不确定性给机械臂轨迹跟踪的实现带来影响,同时部分控制算法受限于一定的不确定性。应用于机械臂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PID控制、自适应控制和鲁棒控制等,然而由于它们自身所存在的缺陷,促使其与神经网络、模糊控制等算法相结合,一些新的控制方法也在涌现,很多算法是彼此结合在一起的。
  
  新闻来源: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