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现代科技仪器成为文博科研人员的“千里眼”、“顺风耳”
时间:2021-05-19 08:58  浏览:241
  5月18日是第四十五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号召全球博物馆共同探索数字化和创造新的文化体验及传播模式,关注博物馆发展的新方向、新模式、新方案。
  
  博物馆指为了研究、教育、欣赏的目的,收藏、保护、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向公众开放,非营利性、永久性社会服务机构,包括以博物馆(院)、纪念馆(舍)、科技馆、陈列馆等专有名称开展活动的单位。
  
  一直以来,博物馆都是一个很神秘的地方,这里是沉淀着历史,流传着文化,让人敬仰。在中国,文物系统的馆藏文物约有3800余万件,受所处环境和人为因素的长期影响,加之材质脆化、老化等原因,它们中的不少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其中亟待修复的超过200万件。
  
  当前,国家对文物保护和研究越来越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已将其视作“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步骤,文物修复工作热度持续上涨。为了让更多的馆藏文物“重见天日”,并长久的保留下来,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们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
  
  与此同时,现代科技仪器、检测分析在考古发掘、文物认知、文物保护修复等各个环节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也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成为文博科研人员的“千里眼”、“顺风耳”。
  
  四川大学罗冰雁以日本版画为例,介绍了表面增强激光拉曼分析技术在文物科技中的应用;成都博物院孙杰、蒋璐蔓运用红外分析、X荧光技术和激光拉曼等技术分别对后蜀赵廷隐墓壁画白灰层、陶质彩绘文物作了初步分析,为后续深入研究和保护奠定了基础;洛阳考古研究院袁晓红通过金相组织观察和合金技术,对洛阳唐城花园11件青铜礼器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其背后的考古学意义等等。
  
  2017年6月,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关于加强“十三五”文物科技工作的意见》,提出将开展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其中包括强化应用基础研究,推进预防性保护技术创新,构建文物保护修复综合技术体系,建立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体系,着力推进文物保护装备升级及应用,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加强科技成果推广示范等内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部主任潘路表示,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仅有悠久的千年文化和遗产是不够的,还要有更加深入的文物科学认知和技术保护应用。对于中小博物馆而言,要进一步加强科学仪器设备应用。
  
  如今,不管是从资金投入还是人员配备方面来看,国家对文物保护和研究越来越重视。现在基本上每个省都建有相应的文保实验室,而且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已经接受科技考古的理念引进了很多仪器设备对文物修复和研究。
  
  如用于观察金属陶瓷组织和形貌分析的显微镜;用于无损深层形态结构分析,对材料进行深层形貌观察的激光扫描显微镜;对元素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的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文物材料的无损内部检测和元素测定X射线分析显微镜;对文物有机染料,彩绘胶料,金属器,陶瓷器以及残留物鉴定等,进行定性到定量的化学分析、分子结构分析的激光拉曼光谱仪;对有机文物如纸质文物、颜料、纺织品的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分析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书画、壁画、彩绘等文物的颜色测定的分光色度测定仪等高科技仪器开始走进文保实验室,为文物的研究、修复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文物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多措并举让文物活起来,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因此,不论是在考古发掘现场,还是在文物修复实验室,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仪器开始出现,为文物保护、修复插上高科技“翅膀”。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