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中国核电技术近期不断取得新成果!
时间:2021-04-19 08:58  浏览:207
  企业是创新主体,中央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所属国有企业,一定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研发和掌握更多的国之重器。
  
  “十四五”期间,中央企业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快攻克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发挥好中央企业的引领作用。中央企业的“杀手锏”,展现中央企业的科技自立自强新作为,一起来看中核集团、中国一重、中广核的核电技术创新和应用的新成果。
  
  “人造太阳”新贡献
  
  4月10日,由中核集团中核二三承担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气体注入系统,复合管道产品制造项目在广东惠州全部完成,最后一批产品将于近期运往法国。
 
QQ截图20210419085823  
ITER气体注入系统是我国首次承接的涉氚采购包
  
  ITER气体注入系统复合管道,主要是为ITER装置提供等离子体运行、维护、控制和处理所需气体。
  
  同时,为加热和诊断中性束提供氢气和氘气为弹丸注入系统提供弹丸推进所需要的气体,并为聚变装置提供聚变功率紧急关闭功能。
  
  该系统是最高级别的真空部件
  
  · 小知识
  
  核聚变的燃料,氢的同位素氘在海水中储量极为丰富,从一升海水中提出的氘,在完全的聚变反应中可释放相当于燃烧300升汽油的能量。核聚变反应堆具有绝对的安全性,可以说它是一种无污染,无核废料,资源近乎无限的理想能源。受控核聚变反可用惯性约束或者磁约束的方式使之发生可控的、安全的核聚变反应,从中获得的热量可以转化为机械能,进而转化为电能,以替代目前广为使用的化石能源。受控核聚变发电的实现将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人造太阳”是可控核聚变装置的俗称,是全球核聚变人一代代接力奔跑,致力于照亮人类未来的终极能源梦想。
  
  2007年ITER组织成立。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规模仅次于国际空间站的国际大科学工程计划。ITER将是世界上第一个聚变实验堆,是最终实现磁约束聚变能商业化必不可少的关键一步!中国作为理事会“七方”成员之一,与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共同资助这一项目,承担项目工程建设阶段18个采购包的制造任务。中国承担的18个采购包,包括了磁体支撑、校正场线圈系统、磁体馈线系统、气体注入系统、诊断系统等重要组成部分。
  
  核电安全新保障
  
  近日,中国一重参与研制的世界首件全奥氏体不锈钢模锻主泵泵壳试制成功。
  
  反应堆冷却剂循环泵是核电站重要设备,被喻为反应堆冷却系统的心脏。
  
  其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核反应堆的安全运行,目前主泵泵壳为铸造泵壳,由于材质特殊,形状复杂,钢液流动性差,且对型腔内壁冲刷严重,常造成探伤不合等缺陷问题。模锻泵壳的试制成功,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铸造泵壳质量的突出问题,而且采用模锻成形的制造方式最大程度地减小了锻造余量,充分保留锻造纤维流线,在保证锻件力学性能的同时真正实现了超大型锻件的近净成形和绿色制造,体现了国内大型锻件制造较高的技术水平。
  
  自主系统新应用
  
  近日,我国自主核级数字化仪控平台“和睦系统”,首次在核电站应急柴油机仪控系统领域实现应用,加快了应急柴油机仪控系统的国产化和数字化进程。
  
  相较于以往采用的继电器方案,基于“和睦系统”完成的核电站应急柴油机仪控系统的数字化改造,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而且大大提升了系统灵活性。
  
  维护检修更加便捷,“和睦系统”的诞生和应用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使我国成为全球少数几个拥有该技术和业绩的国家之一。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