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感潮河网水体水质立体遥感监测技术与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会顺利召开
时间:2021-04-08 10:39  浏览:229
       近期,“感潮河网水体水质立体遥感监测技术与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会顺利召开。项目成果在小区域水体水质精细化立体监测和分析的同类研究中总体水平处于国内领先行列。

       水质水体质量的简称。它标志着水体的物理(如色度、浊度、臭味等)、化学(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含量)和生物(细菌、微生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的特性及其组成的状况。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检验方法,按国家标准GB 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执行。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二次(丰、枯水期)。
  
  邢前国研究员带领的烟台海带所环境灾害遥感与评估团队,依托于中山市改革创新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首次在广东开展了基于无人机、卫星、地基平台相结合的河网水体水质立体遥感监测与评估,厘清了目标水体水质变化特征及其重要污染源;基于卫星遥感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明晰了基塘养殖及跨界污染对河涌水质的潜在影响,揭示了潮汐摆动及水闸控制对石岐河水质污染的影响;构建了具有水质数据存储、管理、应用和分析等业务应用能力的河网水质大数据应用系统,为中山河口区域水环境保护、精准治理提供重要平台。
  
  延伸阅读:
  
  生态环境立体遥感监测是综合利用地基,空基及天基平台等多元感知体系,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天地立体化,陆海一体化快速和实时探测。从空中同步获取地面目标的三维位置和遥感光谱信息,实现定位、定性数据的一体化获取。我们把三维位置和遥感光谱数据套合在一起的一体化遥感信息称为三维遥感信息。
  
  也就是从三维的角度来获取的遥感信息,而不像传统的遥感技术仅能获取二维位置上的遥感信息,回归遥感信息本身的特点。过去由于技术的限制,一般只能获取二维阵列的遥感信息,往往需要通过立体观测或匹配来获取地面三维信息,并且必须依赖地面控制点来进行遥感的数据处理。
  
  机载三维成像仪由GPS接收机、姿态测量装置(即INS)、扫描激光测距仪、扫描成像仪四个主要部分构成。GPS能得到三维成像仪在空中的精确三维位置; 姿态测量装置能测出三维成像仪在空中的姿态参数; 扫描激光测距仪可以精确测定三维成像仪到地面点的距离。根据几何原理就可以计算激光点的三维位置。
  
  同时扫描成像仪同步获取地面的遥感图像,扫描成像仪和扫描激光测距仪在硬件上共用一套扫描光学系统而组成扫描激光测距- 成像组合传感器( AL-Hi ) ,从而保证地面的激光测距点和图像上的像元点严格匹配。
  
  信息处理系统是以机载三维信息获取系统采集的原始数据为数据源进行处理, 即把时间和位置上同步获取的GPS 数据、INS 数据和激光测距数据、扫描图像数据进行处理, 以生成DEM 和遥感地学编码图像。机载三维成像仪在工作时, 中心控制单元控制各种数据的获取。
  
  每扫描一行图像就向姿态测量装置发出一个采样信号, 姿态测量装置接收到这个信号后, 立即采集当前的姿态参数, 并通过接口发送给扫描激光测距—成像组合传感器。每扫描固定行, 控制单元向GPS 发出一个事件脉冲信号。GPS 能测出该脉冲的精确时刻, 并存储在GPS 内存中。
  
  这样在每一条扫描线上, 按固定的间隔(以像元为单位), 有一个与此像元严格匹配的激光测距点, 激光测距点是待求三维地理坐标的点, 这个激光测距点在地面上的位置正是与其同步匹配的扫描影像像元的地面位置, 激光测距点的地理坐标即是这个同步像元的地理坐标。
  
  我国已成功发射并回收了10多颗遥感卫星和气象卫星,获得了全色像片和红外彩色图像,并建立了卫星遥感地面站和卫星气象中心,开发了图像处理系统和计算机辅助制图系统。从“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获取的红外云图上,我们每天都可以从电视机上观看到气象形势。主要的遥感平台有高空气球、飞机、火箭、人造卫星、载人宇宙飞船等。
  
  遥感器是远距离感测地物环境辐射或反射电磁波的仪器,除可见光摄影机、红外摄影机、紫外摄影机外,还有红外扫描仪、多光谱扫描仪、微波辐射和散射计、侧视雷达、专题成像仪、成像光谱仪等,遥感器正在向多光谱、多极化、微型化和高分辨率的方向发展。遥感器接受到的数字和图像信息,通常采用三种记录方式:胶片、图像和数字磁带。其信息通过校正、变换、分解、组合等光学处理或图像数字处理过程,提供给用户分析、判读,或在地理信息系统和专家系统的支持下,制成专题地图或统计图表,为资源勘察、环境监测、国土测绘、军事侦察提供信息服务。
  
  新闻来源: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