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关于依托全国质检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实施质量提升工程的思考
时间:2019-12-06 13:28  浏览:198
关于依托全国质检中心和重点实验室
实施质量提升工程的思考

中国防伪行业协会秘书长  殷荣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下最大气力抓全面提高质量,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这项工作有关部门要用心抓,一个一个行业抓,直到抓出成效。在今年全国质检工作会议上,支树平局长指出,中央如此深刻地强调质量问题,如此系统地部署质量工作,这在党的历史上、在我国质量发展史上是极为少见的。中央的部署,吹响了我们质检系统为提升产品质量,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号角。机遇难得,抓不住就是失误;责任重大,干不好就是失职。可是,提升产品质量,我们质检系统针对的问题在哪里?如何解决?如何组织实施?我们要主动破题,做好文章,交出答卷。

       一、我们关注的问题在哪里

       企业是产品质量的主体。产品质量是企业设计、生产、管理出来的。企业产品质量由特定的技术条件决定。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产品质量受到企业“人、机、料、法、环”的影响。如果没有技术创新,就没有产品的更新换代,就没有产品质量的质的飞跃。所以,提升产品质量,根本上是要依靠技术创新。

       在目前的科技条件下,我国大多数产品行业的产品质量,在性能指标方面,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差距,存在软肋和短板。而且,这些短板,往往是单个企业无能为力的。例如,高铁是我们国家的名片,是我们的自豪和骄傲,笔者曾问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的技术负责人:高铁生产过程中还有短板吗?她回答:轴承还得依靠进口,因为我们的特种钢这种材料不过关。马钢生产火车轮子,是给火车“穿跑鞋”的,想给高铁“穿跑鞋”,但他拿不出他们生产的车轮在不低于每小时350公里时速,平均无故障里程达到260万公里的可靠性实验数据。

       高铁轴承用钢材料的攻关、马钢车轮可靠性数据的积累、验证、改进、提升,正是我们质检中心所应该高度关注、解决的,特别是在产品的技术创新方面,质检中心可以大有作为。

       二、发挥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对提升产品质量的基础作用

       这些年,国家建设了890个国家质检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但长期以来,我们质检部门主要依托这些质检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进行合格判定、监督和技术执法工作。我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站在地方经济发展的外缘,总是觉得融不到经济发展的中心工作中去。

       凡是建立国家质检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的地方,往往是该类产品的优势产区和产业聚集区。这些国家质检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掌握着大量的、长期的、可比对的检验数据,清楚地了解国内外标准以及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890个国家质检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既然是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应真正发挥提升产品质量的技术基础作用,从传统的技术执法,转向本行业原材料的研发、创新、可靠性、安全性实验验证,积累大量数据,服务行业,支撑产品升级,支撑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如果每个国家质检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成为该类产品研发、创新、可靠性、安全性的权威,成为服务地方、服务企业必不可少的机构,那我们质检部门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话语权和地位肯定会大大提高。

       三、依托国家质检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实施质量提升工程

       建议质检总局联合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搞个大项目,依托国家质检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实施质量提升工程。针对一批重点产品,一个产品门类一个产品门类地组织地方两局甚至工信部门的检验机构、计量检测机构、重点实验室,前端搞基础原材料研发和创新,中端搞检验验证、标准制定、合格评定,后端搞可靠性、安全性及使用寿命的试验、验证、分析,积累数据,对比、改进、提升,实实在在地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猜你喜欢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