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检测技术
磁性微球的表面改性是什么?
时间:2019-04-24 13:10  浏览:225
   磁性微球是有机高分子和无机磁性物质的复合体,它同时兼具有机高分子微球的诸多表面功能性和磁性无机物质的磁响应性。我们要利用其表面功能性,就有必要使磁性微球表面带上我们所希望的功能基,以提高和扩大其应用范围。

  免疫磁性微球(ImmunomagneticMicrospheres,IMMS)是表面结合有单克隆抗体的磁性微球,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和环境微生物检测等方面。由于需要在磁性微球的表面结合适当的抗体,因此要求所用的磁性微球能通过其表面的化学基团与单抗结合,或有较大的表面吸附能力能与单抗牢固结合。聚苯乙烯磁性微球强度高,表面易进行化学修饰,是比较理想的制备免疫磁性微球的骨架材料。为了提高检测灵敏度,通常需要通过对其表面进行处理来提高它的抗体结合率,以保证IMMS表面有足够的抗体。近年来,表面带功能基团的磁性高分子微球通常采用将具有超顺磁性的纳米磁性材料与苯乙烯及其它功能单体共聚、化学改性等方法赋予其表面功能基(如-OH、-COOH、-CHO、-NH2、-SH等)。也就是说,表面改性的功能高分子微球通常由两种途径制备,即功能单体共聚和高分子微球功能化。在众多聚苯乙烯微球的研究中,功能单体共聚是较实用的途径,占较大的比例,因为功能度及交联度易控制,而高分子微球功能化易产生副产物且功能度不易控制。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有亲水性但不溶的高分子微球,所以常将功能单体与适当的结构单元共聚,有时还需加交联单体以获得交联型高分子微球。

   表面改性微球的结构示意如图所示。按其合成方式,制备方法有两类:一是先得到PS微球或相应聚合物前体,再进行化学改性,常见有接枝、嵌段、交联及表面功能化(氯甲基化、磺化、磺酞化等);另一种是将St与本身具有官能团的单体共聚,形成具有功能基的聚合物微球。这些共聚单体分子的引入又影响聚合物的粒径、分子量、溶解性等性质及其微球的形态与特性。EI-Aasser的研究还认为某些具有亲水基团的物质能与St共聚,形成的物质起共稳定剂的作用,共聚单体分子的引入,既在聚合物粒子上引入了功能团,为其进一步改性提供了条件;又可通过不同技术的运用,得到如核壳结构、中空结构、多孔结构磁体特性等不同特性的微球。这又扩大PS微球产品的应用范围。

  单体共聚法制备磁性微球简单易行,但是采用该方法得到的功能基只有小部分位于微球表面,而绝大部分被包埋在微球内部。采用磺化、硝化、氯甲基化及辐射等后处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表面功能基浓度,但是处理过程中的高温及强酸性环境等对氧化铁的分解作用限制了其应用。在生物医学领域常用的功能基如下表所示。

       生物医学领域常用的功能基:
                    表面功能基             化学式
                        梭基                  -COON
                        羟基                  -OH
                        氯甲基               -CH3Cl
                        醛基                  -CHO
                        胺基                  -NH2
                        联氨基              -NHNH2
                        酞胺基              -CONH2
                        环氧基              -CH(O)CH-

        其中,最常用的表面基团是梭基和胺基,这主要是因为相对于其他基团,梭基和胺基具有以下优点:

(1) 经过长时间储存,这两种功能基仍然非常稳定;
(2) 目前己对配体和这两种基团偶联的化学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对于每种基团均有多种偶联方法可供选择;
(3) 蛋白质分子含有端梭基和胺基,因此能确保蛋白质能够偶联到带有梭基和胺基微球的表面上;
(4) 偶联过程中的试剂易于制备和使用。

猜你喜欢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