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水色谱是利用样品分子与固定相的疏水力作用的不同,用流动相洗脱时,各组分迁移速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流动相一般为pH 6-8的盐水溶液,具有对蛋白质的回收率高,蛋白质变性可能性小等优势。由于流动相中不使用有机溶剂,也有利于蛋白质保持固有的活性。
疏水作用色谱是在高离子强度的条件下,蛋白质溶解度降低,易吸附在中等疏水性的填料表面。随着离子强度的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增加,逐步从柱子上洗脱下来。该法具有高分辨率及保持蛋白质生物活性的特点。
疏水作用色谱的固定相表面为弱疏水性基团,它的疏水性比反相色谱用的固定相低几十到几百倍,而流动相为高离子浓度的盐溶液。蛋白质分子在这样的固定相和流动相中进行分配,蛋白质分子上的疏水性基团和固定相的疏水基团作用而被保留。当用流动相洗脱时逐渐降低流动相的离子强度,洗脱能力增强。利用被分离组分分子表面的疏水微区、(可逆)变性后暴露出的疏水残基,或在高盐环境下暴露于分子表面的疏水残基与固定相的疏水性 配体之间的作用强弱,依次用从高至低离子强度洗脱液可将疏水作用由弱到强的组分分离开。蛋白质分子按其疏水性大小被依次洗脱出来,疏水性小的先流出。在这样的高盐水溶液中,蛋白质不会失活。高浓度盐与水分子发生强烈作用,导致疏水分子周围形成空穴的水分子减少,促进疏水性分子与介质的疏水配基之间发生结合。这种疏水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固定相和溶质的极性、流动相的组成和浓度。由于各种蛋白质表面氨基酸残基极性不同,因此有可能通过改变固定相的极性和流动相的组成使蛋白质得到分离。
疏水层析的原理完全不同于离子交换层析或凝胶过滤层析等技术,使该技术与后两者经常联合使用来分离复杂的生物样品。目前该技术主要应用领域是在蛋白质的纯化方面,成为血清蛋白、膜结合蛋白、核蛋白、受体、重组蛋白等,以及一些药物分子,甚至细胞等分离时的有效手段。